盐城盐都:文明在春风中拔节生长

2023年05月05日 16:57:25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文明于人是一种美德,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文明于城是一种风尚,彰显精神,传承文化。道德典型向生命打一张欠条的徐兆学,忘我工作忠实履行自己的承诺;单脚立正的孙益海,深入田间地头二十六载诠释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铮铮誓言;省“最美志愿者”乐华泽在家乡创办书社让书香浸润田野……他们是盐城市盐都区大力弘扬时代精神,倡树时代新风涌现的生动典型。

  近年来,盐城市盐都区坚持以“好人精神”构筑“精神高地”,不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形成重品行、讲文明、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文化惠民1月12日,《人民日报》刊发文章:《盐城市淮剧团“送戏下乡”近200场 ——老剧团焕发新活力》点赞盐都区送戏下乡文化惠民活动。

  为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更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近年来,盐都区持续打造“欢歌笑语走基层”村村到文化惠民巡演活动品牌。 目前该活动已被列为盐城市十大文化活动品牌,并入选江苏省第二批群众文化“百千万”工程名单,被认定为“优秀群文活动品牌”。据统计,仅2022年全区就开展送戏下乡文化惠民巡演735场。

  此外,作为苏北首家“中国曲艺之乡”,近年来,盐都区群众文化获奖作品无论是获奖总数还是奖项层次也都名列全市前列。 盐都区群艺馆的数来宝《爱你你就抱抱我》获第十八届群星奖;郭猛镇的小淮剧《心路》获第十三届省“五星工程奖”;盐都区文化馆的音乐短剧《一副眼镜》和楼王镇的民歌《荡里小伙最爱唱》均获第十四届省“五星工程奖”;盐都区群艺馆和龙冈镇的盐阜说唱《荡里小伙在成长》获第十五届省“五星工程奖”。非遗传承 盐都区还将淮剧、老虎鞋、柳编、面塑、剪纸、木雕等传统非遗文化,作为基层群众,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在具备条件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中,建设一批非遗文化陈列、展示、活动场所,让非遗文化活动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发挥凝聚群众、服务群众作用。

  志愿服务 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需要一支能够引领文明风尚的队伍,盐都区志愿者向来比较活跃,目前,全区有注册志愿者近18万人,成立各类志愿服务队1300多个。开展志愿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别人,同时也能带动更多的人一起行动起来,加入文明实践大家庭,为更高水平建设“四个示范区”贡献强大力量。

  改善人居环境造福群众、补齐民生短板惠及百姓实施精细管理改变生活、提倡文明善举温暖人心……如今的盐都,从城市到乡村、从部门到行业,从干部到群众文明新风扑面而来犹如一场“幸福风暴”润泽着百姓的心田。

  (来源:盐都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高予宸)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