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已经结束了,按照调休制度,节后的第一个周六要正常上班。而刚刚过去的这个五一,恐怕是“调休”引发最多争议的一回。乍一看是放了五天,但其实只放了一天,而且前后两个周末都要补班。即将到来的六月端午假期,调休还得继续。关于调休,你怎么看?你能接受假期只放一天假,不调休吗?
最近,在媒体设置的话题为《不调休,五一仅放一天,你能不能接受》的网络投票中,共有82万人参与,45.6万人选择的是“能接受,放过周末吧”;11.3万人则选择“不能,不如不放”;接近20万人则是第三选项“多放几天不行吗”。
五一、端午这一类的节假日,只放一天,周末不调休,你能接受吗?记者就此采访了一些市民:
有人表示,还是更接受调休,因为小长假也比较少,这样可以有充裕的时间探亲游玩。还有人说,调休挺麻烦的,而且连着上六天班挺累的。也有人说,宁愿不调休,调休后的小长假里到处都是人,旅游的体验很不好。
一位没有取昵称的微信用户就明确表示不愿意,给我们列出的理由是:调休导致人员集中出行,不但物价贵,还人挤人 体验度极差,还不如请假错峰出行,旅行费用能便宜一半甚至更多,请假出行也是划算的,最重要的是人少了玩的好,所以这个五一这位朋友也一直在家刷视频,哪都没去。
宁愿只休一天假也不调休的朋友,都有一个共同的理由,那就是累!
网友“羽动天下”留言说:休一天能接受,没必要硬拼一个假期,连着上班人很累,促进消费是人看人,人挤人,忙赶路忙堵车,一个字:累!
网友“刘永林”留言说:远程在外面打工的人希望调休,这样才有时间回去看看家人!本地或者周边人不希望调休,累!
网友小小猪留言说:放一天假更舒服点,连着上6天班感觉好漫长。
叫“小阿曼”的网友很特别,他接受一天假期的理由是,休息太久的话,很难进入工作状态。
再来看看支持调休的网友,从留言内容来看,他们希望拥有现在的假期,但对未来还有更多期待。比如网友“Q酱”就留言说:只放一天假很不爽,但是更希望放了就大大方方的放,而不是抠抠索索,忙忙碌碌的挤出5天。
网友“涵诺之静”则是跳出了两方立场:现在应该讨论的重点不是调不调休的问题,是迫切需要增加假期的问题。而反观为什么我们会觉得假期太少,根本上是因为包括探亲假、年假等在内的带薪休假制度很难得到落实。
还有各行各业的朋友从自身职业的角度出发,表达了真实的想法。网友“陈陈”说,服务行业假期本来就少,五一本来就只休一天而已。手机尾号4044的网友是一位农民工,表示自己长年没有固定休息日,不累的话每天都是工作日,实在累了自己放自己一个假。网友“JOJO”作为一位年轻妈妈,她希望能为中小学的孩子考虑假期,孩子已经不期待假期了,到处都是人。
关于调休制度,江苏省社科院社会政策所所长张春龙研究员介绍,我国从1999年起,国庆、春节、劳动节实行7天的连续休假制度。2008年又在保留国庆和春节假期基础上,劳动节放假1天并增加清明、端午、中秋三个“小长假”。2013年,全国假日办 公布3个法定节假日调休备选方案,第3套方案最终获选,由此形成现今的调休方案:“如果仅仅在周末休息,时间还是相对较短的,可能只能在家或者周边游玩。我们一直调休实际上也是为了刺激旅游的消费,也是为了增加大家旅游消费的兴趣,而且能够更远一点去消费。”
调休制度,无论初衷还是效果,总体上都是积极正面的。今年五一假期,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之后的首个长假,不少人希望利用这个机会回家探亲或外出旅游放松,相关部门在制定假期方案时也是呼应了不少人的诉求。毕竟,法定长假有其无可比拟的统一性。上班的,上学的,如果没有法定统一长假,在这美好的五月,一家人想要聚在一起做点什么,哪有那么容易。
所以也有专家观点认为,五一调休到底好不好,不光要看网上有人怎么说,更要看现实中人们会怎么做。嘴巴可能不迭抱怨,身体却总归诚实。五一长假,出行的人流,高速的车流,探亲的美图,高铁的售票,旅游的数据,这些才更有说服力。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74亿人次,同比增长超过了7成,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近1.2倍。同时,游客出行距离和消费活跃度创下历史新高,出游半径和目的地游憩半径双提升,300公里以上的跨市、跨省游热度明显走高。
调休得来的小长假,能不能拉动旅游消费和其他消费,这一点早已被事实证明,而民众的声音当然也不该被忽视。为什么这几年大家对于调休的牢骚越来越多,张春龙研究员解答了我们的疑问。长假或小长假前后出现连续工作超过5天的情况,对劳动者来说会比较辛苦,所以大家会对此有意见。另外,节假日期间的一窝蜂出行,对一些人来说也造成了不好的出行体验:“最初,我们可能只要有一些调休、有一些休息就觉得很满足了,虽然出去旅游的时候人多一点,同样也很满足。现在,大家更多的希望提高旅游消费休闲的质量。实际上也是整体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反映,所以可能也有更多一些的要求。”
此前,央视网也发表了一篇题为《“五一”调休方案,如何不再众口难调?》,评论认为,今年“五一”假期采取了调休放假模式,前“借”后“取”,缩短了前后两周的休息时间,成为现今的五日休假方案。这篇评论也指出,假期方案涉及面广,实践中往往众口难调,有赞的,就难免有弹的。我们不能责怪网友“矫情”,而要严肃看待和正确分析大家对假期如此敏感甚至斤斤计较背后的原因。透过这种社会情绪,我们要看到“反对意见”背后的痛点,倾听他们的声音,想方设法提高群众假期的质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假期的功能和作用。
每一次,在“长假”开启前或者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吐槽调休”的声浪,都会出现一波高潮。这些天,端午调休的话题又冲上了微博热搜的榜首。的确,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压力的增大,给大家更多出行的自由和空间,让休假更加自主和均衡,同时也能有效缓解国庆、“五一”这些小长假出行的压力,人们才不再会纠结于假期是不是“凑”来的。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周洋 编辑/康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