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劳动者】周璐:守住经典 开创潮流

2023年05月07日 19:03:12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这几年,国潮越来越火,受到很多年轻人的追捧。在江苏无锡惠山,有一个400多岁的国潮手办,惠山泥人。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惠山泥人又该如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惠山泥人厂设计师周璐有她自己的答案。由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联合江苏省总工会推出的特别策划——《了不起的劳动者》,今天就一起去认识她。

  一块由古运河水孕育而出的惠山黑泥,经由匠人的巧手,被赋予灵魂与活力,成就五彩斑斓的神奇与浪漫。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泥人厂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师周璐:“没有创新,不管任何手艺,它都不可能传承下来。” 

  周璐和泥人的缘分来自儿时,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周璐的父亲从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后,来到无锡惠山泥人厂工作。

  周璐说:“憨态可掬的泥捏小人、小动物,当时一看就被深深吸引住了,然后耳濡目染,动手学做。”

  1998年,周璐如愿进入无锡惠山泥人厂工作,先后师从泥人大师曹燕波和柳成荫。她一头扎进阿福的世界,被历史和传奇深深吸引。得益于古运河的交通之利,有着繁华米市之称的无锡,吸引着络绎不绝的商贾游客,泥人由此产生。

  周璐说:“清朝中期当时无锡这边戏曲是非常流行的,但凡逢大节日都会有戏班子,然后这些祠丁没事就去看戏,看完戏了以后就捏泥人,捏了以后就是越捏越好。”

  丰富的民俗知识和传统文化修养是底蕴,而要做好泥人,更需要多年反复研习,才能步入神形兼具的境界。

  周璐表示:“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练习时真的很苦,比如说头这个部位,就反复捏几百个,直到师傅满意为止,才能捏下一个部位。”

  制作惠山泥人,需要打稿、揉泥、捏塑、翻模、整修、上色、开相、装銮等,十几道工序之后,泥人才能“活”起来。在周璐看来,捏泥人,要磨砺手法,更要锤炼匠心。

  周璐说:“做泥人是需要手比较纤细,其实我的手并不纤细,我的手是胖胖的10个‘小木桩’,但是我始终相信熟能生巧,不断地练习、不断地制作,其实我觉得匠人不但是工匠的匠,还有一个是倔强的‘强’。”

  手捏三年,雕塑三年,十年打磨下来,周璐才觉得入了门。坚持,并在时光中不断精进、磨砺,这是对匠心最好的诠释。

  近十年,各类潮玩手办也不断兴起,冲击着泥人市场。2019年,惠山泥人厂一度陷入生存困境。要让非遗活下去、火起来,周璐坚信,创新是唯一的出路。

  周璐说:“那个时候压力好大,晚上睡觉都睡不着,睡觉之前我都在冥思苦想怎么样做?在最初的时候,我是在泥人的造型上面寻求突破、创新,慢慢地我不满足了,我觉得颜色上面也可以创新。”

  创作主题上,也得紧跟潮流。2022年春晚,《只此青绿》惊艳亮相,周璐很快创作出了同题材作品。

  她还创新传统工艺,融合现代生活,打造出一系列美观又实用的产品,受到消费者欢迎。

  周璐介绍道:“它既是一个加湿器,又是一个小夜灯,我按个按钮它现在可以旋转了,然后还有音乐出来,又是个音乐盒。”

  在周璐和同事们共同努力下,惠山泥人厂扭亏为盈,还成功吸引了一批“00后”徒弟加入。这两年,工厂还与科技公司合作,打造出延伸品牌NANIMOMO,主打与惠山泥人相关的文创产品,10家主题咖啡店也在无锡周边景区上线。

  周璐说:“‘NANIMOMO’是我们无锡话,‘NANI’就是泥土的意思,‘MOMO’就是小孩子的意思,它有很多我们无锡特色的形象,这个是我们无锡阳山水蜜桃的造型,这个是无锡排骨,还有无锡非常有名的樱花,这个是隐藏款。”

  这些年,周璐带着惠山泥人一路开拓,作品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米兰世博会等国际舞台展出,获得国家、省市级比赛大奖,彩塑作品《贵妃醉酒》《回娘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周璐表示:“我觉得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文化的守护者,这种能量可能会影响一座城、一片土地,惠山泥人虽然是土里来的,但是我觉得我也可以把它设计成‘土里不土气’。我们惠山泥人,既能守得住经典,也能做得了网红。”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赵丛歆 颜斌 王健安 编辑/赵黎静)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