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启东市东海镇星宏村蔬菜保鲜冷库施工现场,挖掘机、推土机、装载车齐上阵,一派热火朝天。“这是我们村今年重点打造的富民增收项目,总投入近千万元,建成使用后,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60余万元。”村党总支书记丁磊磊介绍。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近年来,启东市坚持党建引领兴业强村,大力实施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行动,引导撬动政策、资金、产业、人才等资源要素向乡村一线集聚,不断深化村企联建、机关共建、乡贤帮建等发展模式,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
村企携手推经济新融合
早上四五点,天刚蒙蒙亮,兴垦海堤二号池塘上的养殖户们就开工了,下水、拉网、捕捞……一系列动作紧张有序地进行着。看着一筐筐红文蛤被装上车,养殖户们脸上洋溢着笑容。
兴垦海堤二号池塘是启东市东海镇黄海滩涂上的一片种养区。4月份以来,黄海滩涂连续三次亮相央视,滩涂上种养的红壳文蛤凭借“天下第一鲜”的美名圈了一波“粉”。线上圈粉、线下助农,小文蛤在产业振兴道路上释放出大能量。
兴垦村党总支坚持把“村企联建”作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抓手,与启东市黄海滩涂开发有限公司党委结对共建,通过“党组织+基地+农户”的模式,动员村民入股土地45亩,组织村内60多户农户进基地学习和发展水产养殖,帮助农户年增收近500万元。企帮村、村助企,“双向奔赴”才能合作共赢。兴垦村党总支书记化身“形象代言人”,拍摄“带货”短视频,帮助公司进一步打开了市场、拓宽了销路。公司全年预计投入养殖贝类1000吨、虾类500吨,同比增长12%。“种养规模的不断扩大,必将吸引更多村民加入进来,共同富裕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村党总支书记毛春燕信心十足。
“我们将以党建为媒,继续深化‘百企联百村、共走振兴路’行动,持续推动村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双向促进,努力画出共同富裕最大同心圆。”启东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彭晓红表示。
机关联村辟增收新路径
海复镇糖坊村资源要素匮乏、产业发展滞后,村集体经济来源单一、收入偏低。如何摘掉“落后村”的帽子,是村党总支急需攻克的难题。 启东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与糖坊村“结亲”,在两部门协调牵线下,一些遗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村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规划正在进一步完善。“村‘两委’班子的干劲越来越足了,村民们也觉得越来越有奔头了。”糖坊村第一书记郎玮说。
为破解乡村“产业荒”的困境,今年以来,启东加快探索强村新路,深入开展“联村兴业”结对共建活动,按照“分步实施、动态调整”的原则,采取一对一结对共建模式,组织60个市级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与60个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结对共建,开展联动调研、联抓项目、联建组织,推动村级党组织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
从机关联村中获益的可不在少数。汇龙镇取丰村在市委办公室的协助下成立村级劳务服务公司,有效整合本村闲散劳动力,推动劳务资源市场化、规模化输出;市文广旅局帮助合作镇新义村完善公共基础设施、丰富文旅产品供给,打造集采摘、休闲、教学于一体的高品质葡萄园,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
截至目前,全市市级机关党组织帮助结对村破解发展难题86个,办结公共服务事项百余件。
乡贤帮扶添发展新动能
走进惠萍镇海鸿村大约700亩的芦笋基地内,放眼望去,一株株细长芦笋挺拔着身姿,青翠欲滴。大棚内,随处可见村民们忙碌的身影,采摘、搬运、捆绑、装车,一刻不停。
“每天和大家一起在基地干农活,虽然有点忙和累,但只要离家近、有活干、有钱赚,日子就有奔头!”手提着一箩筐满满当当的新鲜芦笋,王珍心满意足地说道。王珍是惠萍镇海鸿村村民,自从芦笋种植基地在村里落户后,她便把家里的土地流转了出去,自己则长期在基地务工,当起了“职业农民”。
“要感谢乡贤茅赛赛的牵线搭桥,帮助村里引进芦笋种植项目,使得600多户村民实现了土地流转,不仅盘活了零散土地,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还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可谓一举三得。”村党总支书记顾云忠高兴地说道。
新乡贤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启东市围绕“乡村振兴”这个“国之大者”,在“乡贤+”上做足文章,各区镇全面梳理乡贤、商会、优秀学子等招商渠道,建强新乡贤组织,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以筹备各地乡贤联谊会、招商推介会为依托,全面介绍家乡产业发展现状和优势,引导乡贤主动为家乡产业发展出谋划策,争当项目招引“合伙人”,推动项目落地,帮助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11日,启东市东海镇星宏村蔬菜保鲜冷库施工现场,挖掘机、推土机、装载车齐上阵,一派热火朝天。“这是我们村今年重点打造的富民增收项目,总投入近千万元,建成使用后,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60余万元。”村党总支书记丁磊磊介绍。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近年来,启东市坚持党建引领兴业强村,大力实施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行动,引导撬动政策、资金、产业、人才等资源要素向乡村一线集聚,不断深化村企联建、机关共建、乡贤帮建等发展模式,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
村企携手推经济新融合
早上四五点,天刚蒙蒙亮,兴垦海堤二号池塘上的养殖户们就开工了,下水、拉网、捕捞……一系列动作紧张有序地进行着。看着一筐筐红文蛤被装上车,养殖户们脸上洋溢着笑容。
兴垦海堤二号池塘是启东市东海镇黄海滩涂上的一片种养区。4月份以来,黄海滩涂连续三次亮相央视,滩涂上种养的红壳文蛤凭借“天下第一鲜”的美名圈了一波“粉”。线上圈粉、线下助农,小文蛤在产业振兴道路上释放出大能量。
兴垦村党总支坚持把“村企联建”作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抓手,与启东市黄海滩涂开发有限公司党委结对共建,通过“党组织+基地+农户”的模式,动员村民入股土地45亩,组织村内60多户农户进基地学习和发展水产养殖,帮助农户年增收近500万元。企帮村、村助企,“双向奔赴”才能合作共赢。兴垦村党总支书记化身“形象代言人”,拍摄“带货”短视频,帮助公司进一步打开了市场、拓宽了销路。公司全年预计投入养殖贝类1000吨、虾类500吨,同比增长12%。“种养规模的不断扩大,必将吸引更多村民加入进来,共同富裕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村党总支书记毛春燕信心十足。
“我们将以党建为媒,继续深化‘百企联百村、共走振兴路’行动,持续推动村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双向促进,努力画出共同富裕最大同心圆。”启东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彭晓红表示。
机关联村辟增收新路径
海复镇糖坊村资源要素匮乏、产业发展滞后,村集体经济来源单一、收入偏低。如何摘掉“落后村”的帽子,是村党总支急需攻克的难题。 启东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与糖坊村“结亲”,在两部门协调牵线下,一些遗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村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规划正在进一步完善。“村‘两委’班子的干劲越来越足了,村民们也觉得越来越有奔头了。”糖坊村第一书记郎玮说。
为破解乡村“产业荒”的困境,今年以来,启东加快探索强村新路,深入开展“联村兴业”结对共建活动,按照“分步实施、动态调整”的原则,采取一对一结对共建模式,组织60个市级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与60个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结对共建,开展联动调研、联抓项目、联建组织,推动村级党组织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
从机关联村中获益的可不在少数。汇龙镇取丰村在市委办公室的协助下成立村级劳务服务公司,有效整合本村闲散劳动力,推动劳务资源市场化、规模化输出;市文广旅局帮助合作镇新义村完善公共基础设施、丰富文旅产品供给,打造集采摘、休闲、教学于一体的高品质葡萄园,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
截至目前,全市市级机关党组织帮助结对村破解发展难题86个,办结公共服务事项百余件。
乡贤帮扶添发展新动能
走进惠萍镇海鸿村大约700亩的芦笋基地内,放眼望去,一株株细长芦笋挺拔着身姿,青翠欲滴。大棚内,随处可见村民们忙碌的身影,采摘、搬运、捆绑、装车,一刻不停。
“每天和大家一起在基地干农活,虽然有点忙和累,但只要离家近、有活干、有钱赚,日子就有奔头!”手提着一箩筐满满当当的新鲜芦笋,王珍心满意足地说道。王珍是惠萍镇海鸿村村民,自从芦笋种植基地在村里落户后,她便把家里的土地流转了出去,自己则长期在基地务工,当起了“职业农民”。
“要感谢乡贤茅赛赛的牵线搭桥,帮助村里引进芦笋种植项目,使得600多户村民实现了土地流转,不仅盘活了零散土地,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还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可谓一举三得。”村党总支书记顾云忠高兴地说道。
新乡贤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启东市围绕“乡村振兴”这个“国之大者”,在“乡贤+”上做足文章,各区镇全面梳理乡贤、商会、优秀学子等招商渠道,建强新乡贤组织,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以筹备各地乡贤联谊会、招商推介会为依托,全面介绍家乡产业发展现状和优势,引导乡贤主动为家乡产业发展出谋划策,争当项目招引“合伙人”,推动项目落地,帮助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