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呀挖呀挖!在盐城大丰挖到宝啦~

2023年05月16日 18:07:31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在小小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种小小的种子,开小小的花。”这几天无数小伙伴们都因为一首儿歌上头,全网参与到“挖呀挖”的行动中,被这首儿歌治愈的同时,你知道在盐城市大丰区“挖呀挖呀挖”会挖出什么吗?答案是:会挖出许多“国家宝藏”。跟着记者走进大丰博物馆一探究竟。

  大丰博物馆新馆位于城东环湖南路6号,集收藏、研究、陈列、教育、文物信息共享等功能于一体。馆藏各类文物443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件(套),二级文物7件(套),三级文物41件(套)。包括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玉器、化石、明清家具、钱币、绣品和古建筑石雕等,各类文物均具鲜明特色,更以楚币郢爰、郑板桥十二条屏、蟠螭兽面纹玉佩(明)、施氏家簿谱等珍贵文物为镇馆之宝。

  博物馆充分展示了大丰区域文明八大特色文化:1.亘古的黄海2.麋鹿之乡3.国宝郢爰4.盐征古韵5.施耐庵与水浒6.张謇与大丰公司7.八路军新四军白驹狮子口会师8.未来大丰规划展示。

  对于文物来说,它们有时候只是昙花一现,又像是明星短暂地闪烁过,历史造就了传说,那些有厚度、有温度的物件也就成了文物。接下来,一起来看大丰的“国家宝藏”。

  贝币(夏)

  贝币,学名叫货贝,作为货币流通。研究发现早在夏晚期已开始被使用,商周时代则更为普遍了。商代常见的是一种齿贝,背面往往磨平,或钻一穿孔,便于携带。以“朋”为计量单位,五贝为一串,两串为一朋。因为大丰地处沿海,贝币比较常见。

  贝币一开始是因为小巧玲珑、坚固耐用被当成装饰品,后来由于大小适中、携带方便、易于计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商品社会的形成,逐渐成为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在商代中期以前贝币价值很高,臣下若能获得商王用贝币的赏赐那可真是极大的荣耀。

  楚国货币郢爰(春秋战国)

  2007年4月,刘庄镇友谊村遗址出土了一组金币郢爰,成为当时大丰本地最轰动的新闻。透过清澈的玻璃罩,一个个小个头的金属躺在高低错落的托架正中,幽幽的金属光泽昭示着它的不凡身份。这组金币郢爰共有21枚,图案文字清晰,特征明显,总重175.1克。

  “郢爰”为战国时期楚国的黄金称量货币,“郢”为楚国都城名,“爰”为货币称量单位。楚国郢爰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是目前中国发现并已著录的最早的黄金货币。

  在大丰发现的郢爰对于文物考古界的意义非凡。21枚郢爰经过使用錾凿,数量之多,形状各异,为我国考古中所罕见,对郢爰使用方式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为范公堤以东历史地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历史线索。郢爰是国家一级历史文物,填补了大丰馆藏国家一级历史文物的空白。

  绳纹灰陶罐(汉)

  此汉绳纹灰陶罐1958年在三圩村田地出土,体形较大,器腹部丰满,绳纹美感十足,保存完好,肩部有刻划类似于文字的标记,对于研究地方历史和汉代陶器制作工艺具有一定价值。

  汉代用泥土为坯胎、经入窑烧制的器物,主要是各种饮食器、贮藏器等容器,也包括其他生活用具,以及专为随葬而制作的明器。汉代灰陶容器一般都呈青灰色,火候均匀,质地坚实。凡属圆形的容器,其坯胎多系轮制,形状规整,表面较光滑。除了随着陶轮的旋转而刻划的少许平行的弦纹及一些局部几何形划纹和印纹以外,基本上是素面的。

  蟠螭兽面纹玉佩(明)

  蟠螭兽面纹玉佩1958年出土于刘庄紫云山,玉佩为明代藏品,以山产白玉雕成,呈双面浮雕之态,一面是双螭龙并列,另一面是双兽面纹,老工雕法,纹饰繁缛,具有典型时代特点。

  这件螭纹玉佩属于吉祥类玉饰品,蟠螭纹是古玉上常见的纹饰,既可佩带,亦可把玩。以玉祈求吉祥,往往是通过刻于其上的吉祥语、图案或瑞兽来表达的,螭纹作为瑞兽的装饰题材一直沿用至明清。

  清雍正郑燮十二幅条屏(清)

  郑燮(郑板桥)可谓是大器晚成。由于生活困苦,郑板桥在三十岁以后即至扬州卖画为生,实救困贫,托名“风雅”。也就是在扬州,人到中年之时,他迎来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时期,不管是仕途还是学问,都在那几年间有了突破性进展。35岁,他读书于扬州天宁寺,手写《四书》各一部。37岁时作《道情十首》初稿。1732年,郑板桥40岁那年秋天,他赴南京参加乡试,中举人。十载扬州生活,郑板桥结识了许多画友,金农、黄慎等都与他过往甚密,对他的创作思想乃至性格都有极大的影响。

  清朝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郑板桥41岁。他来到位于现在小海镇的一位父亲挚友家中,为82岁的老人朱子功庆祝生日,为他写了十二幅条屏。

  穿越几百年的时光,细细品读十二幅条屏,还是能够想象出当时郑板桥的肆意潇洒。全篇604个字,按今天的眼光来说是一篇很好的杂文。他在为朱子功贺寿的同时,也介绍了自己在西团、小海等地居住、读书时一些鲜为人知的经历。他写道,东海之滨“多慷慨英达”,子功先生“酷嗜读书”、“如鸾凤之羽毛鲜洁”。

  工作人员介绍,这幅作品笔法劲健苍遒,与后世传播很多的“六分半书”还有一定区别,创作这十二幅条屏的时期,正处于郑板桥的书风变革期,作品流传下来的很少。“篇幅之大也是国内外罕见。”工作人员说,郑燮十二幅条屏是1986年从民间征集而来,不管是从文学还是书法角度,这幅作品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被定为国家二级文物。

  施氏家簿谱(民国)

  施氏家簿谱是满家和尚于民国7年在草堰义阡禅寺抄录的手抄本。

  在《施氏家簿谱》中,族谱世系第一行“始祖彦端公”的右边注有“字耐庵”三个字,字体较小,颜色较黑。“一些学者认为,这是施彦端就是施耐庵的证明。”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经江苏省公安厅技术鉴定,“字耐庵”与《施氏家簿谱》字迹为同一个人所写,都是满家和尚的手笔。至于字之大小不同以及墨迹与正文不同,可能是抄写时偶然疏漏,事后发现再补上,施封与满家和尚都不至于作伪。

  谱中明确记载“第一世祖彦端字耐庵原配季氏、申氏生让”——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直接记载施耐庵的最可靠的文物史料。《施氏家簿谱》文字叙述和世系排列忠实严谨、秩序井然,特别是书上所写的时间与白驹一带出土的施奉桥地券、苏迁施廷佐墓志铭、施让地照以及这些墓中同时出土的伴随物在时间方面很吻合,起到了相互印证的作用。《施氏家簿谱》被评定为国家二级文物,为当年施耐庵纪念馆建在大丰提供了重要依据。

  麋鹿角亚化石(世遗湿地)

  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我区新团、大龙、三圩等地以及江界河沿线均有麋鹿角亚化石出土;1980年,在小海镇疆界河处的土层中发现了100多枚动物骨骼和牙齿,经专家鉴定,它们是古代的麋鹿、野猪等,距今已有两万五千多年;2014年,在丁溪河草堰段又发现了较为完整的麋鹿角亚化石。

  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充分证明,大丰数千年甚至数万年前就曾是麋鹿的故乡,我们可以展开无穷无尽的想象,曾经这片湿地是多么的美丽 : 水草丰美,大树参天,游鱼成群,嬉鸟的天堂。麋鹿性格温和,睦邻友好,牛背鹭和河麂是不离麋鹿左右的,鹿声震野处必然鹤鸣九皋,獐逐豕奔,兔起凫举。

  文物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它是一座金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也是伟大的历史鉴证依据,这些文物在大丰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来源:大丰区融媒体中心/张汐 蒋玉萍 编辑/周芃)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