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全国超材料大会于5月14日在南京上秦淮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圆满闭幕。
第二届全国超材料大会是由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作为指导单位,中国材料研究学会超材料分会、中国物理学会电介质物理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电子学会元件分会作为主办单位,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光学学会作为承办单位的全国性超材料领域的,集学术研究、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的高端会议。会期从2023年5月11日开始至14日结束,共四天。
本世纪以来,超材料一直是十分活跃的交叉学科研究领域,是诸多领域颠覆性技术的源头之一。第二届全国超材料大会旨在推动我国超材料理论研究、设计与制备研究、器件应用研究;增进超材料学术界和工业界之间的学术交流、技术交流与应用推广;促进我国超材料研究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产业发展等。大会涉及领域广泛、研讨内容丰富、报告水平较高。其中,涵盖了电磁超材料、太赫兹超材料、光学超材料、超表面、力学超材料、声学超材料、热学超材料、超材料测试与微纳制造技术、可重构和可编程智能超表面、等离激元、光子晶体、微波吸收材料、功能序构材料、微结构集成光子学、超构材料中的量子和类量子效应、生物构型超材料、超材料的产业需求与技术推介等众多超材料领域和专题。另外,大会还面向全国各大高校和院所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设置了“青年学者研究生论坛”,并邀请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布超材料应用需求、开展超材料技术推介、展示超材料产业发展。
第二届全国超材料大会,规模盛大、关注度高,是影响我国乃至全球超材料研究与发展并富有盛名的学术性和应用性大会。会议受到江苏省人民政府、南京市人民政府、江宁区人民政府、江宁未来科技城和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光学学会等各级政府、全国知名高校、研究院所、专业学会、企业单位的关注和支持。
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晖,南京大学校长谈哲敏,东南大学校长黄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祝世宁,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崔铁军,中国科学院院士、燕山大学教授田永君,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材料研究学会超材料分会理事长周济,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子科技大学教授邓龙江,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南京大学教授陈延峰,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吴炜,南京市科技局副局长陈为生,南京市江宁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周强等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参加了第二届全国超材料大会开幕式并致辞。南京大学副校长、江苏省光学学会理事长王振林,东南大学副校长孙立涛,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张力发出席欢迎会并发表讲话。近300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超材料领域的学术“大咖”、技术专家、企业家和各大高校、院所的老师、同学们参加了开幕式和欢迎会。
第二届全国超材料大会,会期四天,紧锣密鼓、精彩纷呈。它是政、产、研、用、金交融的大舞台,是探索我国超材料发展的科学盛宴,是展示超材料研究成果和技术应用的“嘉年华”。
大会由“青年学者研究生论坛”、“大会开幕式”、“大会报告”、“主题报告”、“邀请报告”、“‘十佳超材料研究生学术新人奖’等颁奖典礼”、“超材料科技创新与应用优秀企业展”和“闭幕式”等若干议程组成。会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超材料领域顶尖学者、超材料领域相关企业家共作大会报告13场;超材料领域的各界学者、专家共作“主旨报告”、“邀请报告”等近800场;“青年学者研究生论坛”报告近100场;展示超材料科技前沿海报约300余张等。
此外,大会还设置了“十佳超材料研究生学术新人奖”、“超材料研究生学术新人奖”、“十佳超材料科技前沿海报奖”、“超材料优秀科技前沿海报奖”、“优秀志愿者奖”等诸多奖项,以此来表彰和鼓励广大在超材料理论研究、应用技术和产业发展等领域默默耕耘、坚持不辍、贡献突出的科技工作者和青年才俊。
第二届全国超材料大会于5月14日圆满落幕。闭幕式上举行了庄严的会旗交接仪式。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大会主席、南京大学陈延峰教授,将代表着引领我国超材料领域发展责任和使命的“全国超材料大会”会旗神圣地授还于中国材料研究学会超材料分会副理事长、大会秘书长范润华教授手中。这是超材料领域划时代的交接、里程碑式的延续和以科学肩负民族复兴重任之精神的传承……
南京作为江苏省省会、长三角特大城市、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超材料学术研究和产业化发展的重镇,科技资源丰富、创新禀赋突出。全市高校50余所,科研院所众多,在校大学生约百万人,在宁两院院士近百人。近年来,南京坚持把创新驱动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第二届全国超材料大会在宁的成功召开,彰显了江苏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精神的坚定决心。江苏要牢牢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四个必须”的明确要求和全面落实江苏“四个走在前”的重大任务。钻坚仰高,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高效集聚全球创新资源,大力支持科学技术研发及应用,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前列,践行“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建设,更好地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宁萱 责编/姜江 通讯员/詹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