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给广大青年回信。尺素传情、言谆意重。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特别策划:《寄青春——我们的答案》,今天聚焦收到总书记回信的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杜灵杰,看看属于他的“答案”。
杜灵杰正在指导学生
初夏的金银街上,小吃摊热闹、新潮小店洋气,向南走去便是南京大学唐仲英楼,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杜灵杰的实验室就在这里。
南京大学唐仲英楼
仅有的光是几处点状的机器显示灯,最显著的声音来自一个高6米的柱状仪器。这里是2019年杜灵杰回到南大任教时第一时间搭建的“黑屋子”——南京大学极限条件量子光谱输运实验室。
“7月回国,8月便创建了实验室,紧接着就开始搭建、设计。我们目前搭建的这台大型光谱输运联动设备花费了三年时间,去年6月才正式投运,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屈指可数的,同类型的仅有几台。”过去一年,杜灵杰便带领团队在这座“黑屋子”里夙兴夜寐,因为只有将温度、磁场、震动、激光等一切实验条件推至极限,再用上足够灵敏的探测器,才有可能“看到”。
杜灵杰和学生于南京大学极限条件量子光谱输运实验室
“这里是超高真空,温度是20mK,即-273.15℃加0.02℃,仅比宇宙的最低温度高0.02℃。我们主要研究二维电子气在极低的温度里面可以出现一些新的物态,我们把激光打进去,光子通过与这些物态发生作用,从而探测到新物态的存在。”
科学家在这里看到新的可能,人在这里看到自己的内心。
2011年,本硕都在南大度过的杜灵杰以优异成绩前往美国莱斯大学攻读物理学博士学位,之后在哥伦比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几年内,他多次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在知名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在分数量子霍尔效应、拓扑激子绝缘态、人工晶格等量子拓扑物理领域取得不俗突破。如今在南大的研究方向,也在那时打下坚实基础。
“我从没想过在国外待一辈子,出国的意义在于开阔眼界。”这场义无反顾的回归,也被杜灵杰形容为自己和祖国的双向奔赴,“如果当时留在美国,我是不可能从事现在这些前沿的拓扑关联态方面的研究,因为这些基础研究的东西都是面向未知的,可能要长达十年的时间,在美国,一般要求短时间内就要出成果。回到国内,其实国家、学校和学院给予我们很大的自由空间,可以花几年时间搭建仪器设备,可以沉下心来从事基础研究。这些年来,真的能感觉到我们国家对基础研究投入的重视。”
从杜博士到杜博导、杜教授,如今,“85后”杜灵杰也有了自己的学生。他学着当年自己老师的样子,手把手带着学生由“黑屋子”出发,逐步走向明亮处。
通过“黑屋子”内大型光谱输运联动设备采集到的数据
“总书记在回信中提到,希望同志们大力弘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以报效国家、服务人民为自觉追求。报效国家、服务人民,从来就不是抽象空洞的,而是要落到件件实事上。去年,我们将量子物理和数字经济中的区块链结合,因为量子计算原则上可以破解当前的区块链加密方法,我们就提出了一种新的量子加密区块链算法,强化其安全性。”
在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重要回信一周年前夕,杜灵杰回到母校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将留学报国、投身科教的故事讲给更多学生听。
杜灵杰回到母校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宣讲
“如今的留学归国青年,更可以自豪地说,我需要祖国!因为新时代给予了我们走向世界的充足底气,也提供了施展才华、报效祖国的历史机遇。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必将薪火相传,时代在变,但奋斗的青春永不会变。”杜灵杰说。
过去一年,南京大学的11项原创性成果发表于《自然》《科学》杂志正刊,位居全国高校第4,其中留学归国人员牵头8项;在自然出版集团发布的科研产出指数排名中创历史新高,位列全球第6、中国高校第2;新型“原子乐高”量子模拟器研究为未来开发固体量子模拟器打下坚实基础……深情厚谊落于南大的步道,香樟见证,行胜于言。
记者:周洋、刘正则
摄像:魏玉卿 谢自强
剪辑包装:陈磊 冯其坤
编辑:朱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