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动科技馆扬州区域换展项目每周三至周日免费参观

2023年05月25日 10:18:11 | 来源:扬州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过去只知道榫卯是我国木工的‘独门绝技’,对其原理和在古建筑中的应用知之甚少。看了展览让我大开眼界,涨了知识,不虚此行!”在参观完“榫卯的魅力”主题展览后,78岁的王庆忠老人感叹不已。记者从展览组织方了解到,这一项目是中国流动科技馆扬州区域换展项目,设立在润蜀路西湖街道蜀岗村内,每周周三至周日向市民免费开放,周一、周二闭馆,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参观。

  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榫卯的魅力”展厅采取声光电配文图、实物方式,向参观者介绍了榫卯的原理、“前世今生”及在古建筑、生活、生产机具等各个方面的应用。

  展馆工作人员介绍,榫卯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大发明,它是木构件上采用的凹凸连接方式。凸的部分叫榫,凹的部分叫卯,榫头插入卯眼中,两块木头就会紧紧地连为一体,使独立的、松散的构件结合成具有各种荷载能力的结构体。榫卯的用途广泛,它不仅是中国古典建筑和家具的灵魂,还被应用于造船、造桥等其他行业。我国古代工匠在榫卯结构上造诣非凡,能够制作出种类繁多、精巧无比的榫卯来,构件之间,不用一根金属钉,就可以做到间不容发、天衣无缝,体现了古人的设计匠心与造物智慧。除了精美、实用等优点外,榫卯结构还蕴含着中国古人的阴阳互补、虚实相生的哲学思想,凝结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粹。

  墙倒屋不塌,秘密在榫卯

  “墙倒屋不塌,这在我国众多古建筑中成为传奇,其秘密在于榫卯结构的应用。”工作人员介绍,许多中国木结构古建筑在数百年甚至上千年间,经历多次地震考验,仍能巍然屹立,全在于特殊的榫卯连接方式。由于连接的节点不可能完全密实,加上木材本身也有一定的弹性,使得建筑的各节点都有一定的伸缩余地。每一个榫接点,就像一个弹簧,能消除掉一部分地震波的能量,使得整个木构架的破坏程度被减轻。在强烈的地震中,尽管木构架会发生大幅度的摇晃,并有一定变形,但只要木构架不折、不拔,就会“晃而不散,摇而不倒”。当地震波消失后,整个构架仍能恢复原状。即使墙体被震倒,也不会影响整个木构架的安全。

  榫卯经久不衰的无限魅力

  据工作人员介绍,《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水虹桥已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但其编木结构造桥技术却并未失传。20世纪70年代,桥梁专家茅以升在《中国古桥技术史》中提出,浙闵廊桥起源于汴水虹桥。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汴水虹桥采用编木结构,而浙闵廊桥则采用更有利于力传递的榫卯结构。浙闵廊桥以其结构力学方面的造诣,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除了在建筑、桥梁和家具领域登峰造极的应用之外,榫卯还在古人生产生活的许多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农具、车船、生活用品、乐器、铸范等,榫卯的痕迹随处可见。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以一个巨大的红色斗拱造型呈现于世。层层出挑、挑战重力的斗拱造型,显示出现代工程技术的力度与美感,传达出精巧与力量、振奋与向上的精神气韵,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建筑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随着历史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和技术的革新,榫卯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它却未曾消亡。如今,榫卯作为继承传统文化、弘扬工匠精神的载体,不断以新的面貌和形式出现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之中,展现了它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无限魅力。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