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年轻人,会发光!

2023年05月25日 20:30:25 | 来源:南京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近日,《非遗里的中国——非遗正年轻》新媒体直播与央视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接档播出,很多人直言:“原来非遗可以这样年轻又有趣!”

  在南京,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扛起非遗传承的大旗。

  他们耐住寂寞,苦练手艺,和非遗双向奔赴,在热爱的领域里,闪闪发光。

  金 银 细 工

  “传统技艺加现代工艺,激活非遗生命力”

  古诗有云:“镂金像物艳于花。”

  金银细工起源于两汉,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技艺之一。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银细工制作技艺南京代表性传承人杨子江是当今这门手艺的代表性传承人,王春是他的得意门生。在杨子江看来,这个90后女徒弟能沉得下心来、能吃苦,而且善于钻研。

  金银细工

  一个“细”字如何体现?

  “我们的计算单位都是以毫米算,作品的细节都会精确到零点几毫米。”

  王春跟着杨子江学习金银细工技艺已经近7年时间。画图纸、泥塑、制作模板、银片成型、落料拼焊、灌浇整型錾刻、吞胶打磨、组装焊接、清洗抛光、砑光、上宝石……细微之处全凭一刀刀、一锤锤刻画出来,完成一个作品,一般要数周、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

  她说,“手艺人的手是不能看的,受伤流血是家常便饭,但每一次的受伤都时刻提醒着自己不能分心,要再细心点儿。”

  作为年轻人,王春在学习过程中也有了自己的感悟: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上现代的工艺,才能激活新的生命力

  玉 雕

  “不仅要传承技艺,还想让更多人了解非遗文化”

  90后张俭宇出身南京玉雕世家,父亲张清雷、母亲喻梅都从事玉器雕刻,誉满业界。

  “脖子疼、手肿得老高、眼睛红红,是每一位玉雕师的‘标配’。”张俭宇从小就知道非遗这条路很苦,所以小时候没想过把玉雕当作理想职业。

  从事玉雕工作

  手艺很重要,工作也异常辛苦

  把一块大的原石切割出模样,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体力。在切料时,还要忍受粉尘弥漫、噪声刺耳的折磨。

  此外,雕刻师还需要长时间在强光照射和机器打磨的噪声中工作。冬天是所有玉雕师的噩梦——即便天寒地冻,玉雕师也要整天赤手接触冷水和冰凉的玉石。

  “慢慢就喜欢了,而且越来越喜欢。”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张俭宇还是义无反顾奔向了非遗

  除了跟父母学习玉雕,大学毕业后,张俭宇又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玉雕)代表性传承人蒋喜。博采众长之后,张俭宇的作品形成自己的风格,多次在省市国家级工艺美术奖项评比中获得金奖。

  作为金陵玉雕艺术馆负责人,他说:“我希望自己不仅仅成为南京玉雕的传承人,还要让更多的人了解玉文化。”

  绒 花

  “我相信只要将绒花拿到手里,没有人会不被它的美丽打动”

  “我第一次看到绒花,就被惊艳到了。”6年前,90后尹宗雯在学校工作时,听了一堂绒花传承人赵树宪的课,从此就陷入绒花的世界,她辞职加入了赵树宪工作室,专职从事绒花制作。

  搓绒、“打尖”,不断失败,再不断重复练习。

  一年后,她终于有了自己的绒花作品。

  看到年轻人来到“花花世界”,做了一辈子绒花的赵树宪很欣慰,“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把我们的传统手艺传承下去,让传统文化和艺术代代相传。”

  6年下来,悟性颇高的尹宗雯制作的绒花已经能和赵树宪的作品一同展出了,“不过,我的作品多半是花朵,和师傅做的那些栩栩如生的大型作品,没得比。”

  一些同龄的小伙伴不知道绒花为何物。“我会带他们来工作室,给他们普及绒花,我相信只要将绒花拿到手里,没有人会不被它的美丽打动。”尹宗雯说,“现在朋友们对绒花都很了解,对我从事的工作也很尊重。”

  是手艺,也是守艺,给“非遗青年”点赞!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