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紧跟时代,时代指引创作。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淮剧团深耕剧目创作,加快剧团创新转型,实现从“艰难求生”到“浴火重生”的蝶变,被业内誉为淮剧艺术“涟水现象”,相关经验做法被中央宣传部《文艺信息》第8期刊载推介。
新戏让剧团获新生
涟水县淮剧团创办于20世纪50年代。近年来,随着演出市场发生巨大变化,剧团因生存发展面临突出问题和困境,剧目创作也陷入老戏老演、老演老戏的停滞状态。经过深入反思,剧团认识到一定要做反映时代主题、符合人民需求的新戏,让观众重回戏曲市场。此后,一部部反映当下身边人身边事的淮剧“新鲜出炉”,深受群众欢迎。2010年起,涟水县淮剧团陆续创作推出现代准剧“村官三部曲”等,塑造了大学生村干部常萤萤、留守村干部陆二黑、扶贫村干部花喜鹊三代主人公心系农业农村农民,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感人故事,真实呈现了苏北农村十多年的进步与变迁。剧目以轻松幽默又贴近生活的轻喜剧气质,将带着强烈时代气息和浓郁生活情趣的新农村生活展现在舞台上。以“村官三部曲”为代表的系列淮剧作品获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省文华奖等30多项大奖,同行纷纷赞叹“小药铺卖出了大人参”。
剧团创新传统的表演程式,以现代戏为抓手,以轻喜剧为突破口,在保持淮剧原有文化风味基础上,注重吸取其它剧种和现代艺术优秀成果,在唱词、编曲、舞美等方面吸收现代文艺元素,使淮剧艺术更加切合现代欣赏需求。目前涟水县淮剧团演出市场已从淮安延伸到大江南北,在淮安本土也形成了“剧团送戏、乡镇要戏”的喜人局面,两次参加全国基层戏曲院团汇演开幕式首演和全国脱贫攻坚题材舞台剧目展演,入选省组织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大演出活动。
好戏必须“采写”和“较真”
剧团曾一度走村串户演出,可是观众越来越少、掌声越来越稀,一场戏下来,台下座位空荡荡的。就在此时,有人找到剧团:“村里的好人好事,能不能请你们唱唱,给大伙鼓鼓劲?”剧团去了,写了一出家庭孝心戏,演真人真事赢得了满堂喝彩。每当剧团演出之时,观众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剧中先进典型人物成了群众的偶像和学习的榜样,在无声无息中为家庭和睦、邻里和善提供了动能。
此后,剧团以“接地气、有意思”为创作宗旨,突出农村大舞台,凸显农民主人翁,注重从老百姓生产生活中抓取“活鱼”,力争演农民的事、说农民的话、唱农民的腔.用贴近群众的“土味”作品引发共鸣,在浓浓烟火气中抓住老百姓的心。
在创作过程中,剧团每年都到农家体验生活、寻找故事线索,主创人员扎根乡镇、村居采风采访,演职人员走进农家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认真揣摩角色。为了剧本创作更贴切实际,他们深入百余个村庄走访,剧本每完成一稿,都会邀请党员干部群众代表评价,让“村干部说真不真”“群众说像不像”。获得诸多荣誉的“村官三部曲”和“党员三部曲”第一部以及《一只袖章》《芝麻官钻笆斗》《鸡村大事》等小淮剧都是这样“采写”和“较真”出来的。2017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汇演名家点评《留守村长留守鹅》“该剧抓住生活情趣,非常自然地制造了许多笑点,在今天的戏曲舞台上显得难能可贵”。
小剧种更需要大支持
帮助基层戏剧团摆脱困境,党委政府支持和重视是保障。涟水县淮剧团在新时代的涅槃重生,是省市县宣传部门和文化部门高度重视文化事业、支持剧团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涟水县委县政府设立300多万元“双名”工程专项资金,每两年组织一次“双名”典型评选评奖表彰,通过以奖代补形式,鼓励淮剧精品的创作生产。在人员配置队伍建设等关键环节给予剧团扶持,拿出120万元委托扬州艺校、淮安艺校培养淮剧学员18名,为剧团注入新鲜血液;启动实施3200多平方米的团部及小剧场建设;通过财政补贴支持剧团常态化开展送戏下乡,对超额完成演出场次的给予每场4000元补助。同时,对接市场、引入竞争,对淮剧团实行“事转企”改革,人员收入与绩效挂钩,促使剧团变“等米下锅”为“找米下锅”“定单下菜”,激发县淮剧团创造力。涟水县在全县16个镇街园区选择有条件的村居社区建立126个百姓大舞台点位,推动送戏下乡重点辐射,确保送戏下乡覆盖全县所有村居社区。
涟水县淮剧团自身也建立了一套题材规划、作品创作和人才培养机制。题材规划方面,每年年初召开“诸葛亮会,研究题材选项,建立剧目题材库,每半年组织一次题材规划会,邀请专家和各方面代表反复研讨论证。作品创作方面,针对编剧人才短缺问题,探索采用剧组制形式,吸引省内著名编剧加盟,加强与省市宣传文化单位汇报沟通,争取更多业务指导。人才培养方面,坚持以我为主,每年200多场演出中,主要角色都由自己剧团演员担纲;同时,遴选学员拜资深专家为师,实行“一对一”传帮带。当前,剧团36名团员中,国家一级演员3人、二级演员9人、三级演员17人,其中演员许晴获得第28届上海白玉兰奖最佳配角奖,这是全国县级剧团中唯一获此殊荣的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