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发挥江苏科教资源优势,推进高校院所与企业开展联合攻关,共同推动国产科学仪器自主研发,5月26日下午,由江苏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联合中国药科大学共同举办的,江苏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平合国产科学仪器试验验证中心(生物医药),暨中国药科大学联合实验室成立大会在中国药科大学江宁校区举行。
江苏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平台国产科学仪器试验验证中心(生物医药)授牌仪式
国产科学仪器试验验证合作签约
中国药科大学联合实验室揭牌
走进中国药科大学分析测试中心104实验室,该实验室是与谱育科技的合作共建实验室。
中国药科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汪杰老师介绍说:“合作共建实验室配置了谱育科技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仪、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仪、超级微波消解仪等高端实验室仪器,为我们分析测试中心提供了更丰富的检测手段,有效支撑了相关科研工作的开展。比如这台“谱育科技的EXPEC 5210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仪,拥有比较高的检测灵敏度,适合复杂基质中痕量有机化合物的高灵敏度定性和定量分析,将用于药物有效成分分析,药物杂质分析,药包材检测等,有效帮助我们开展相关研究。”
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质谱产品经理娄金婷介绍说:“EXPEC 7200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是谱育科技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支持下研制的ICP-MS系列产品,是一种强有力的元素分析、同位素分析和形态分析的技术设备,去年市场销量已经突破300台,元素周期表中的大部分元素都可以通过它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结合谱育科技超级微波用酸量少、消解时间短、无需赶酸的优势,可大大提高样品中元素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比如环保、食品、药品、地质、金属、生物样品、化工材料等行业的无机元素检测需求。
中国药科大学副校长陆涛告诉记者:“现在一些老师在采购仪器设备时总是倾向于进口产品,其实随着国内科技的发展,国产仪器无论是技术、工艺还是性能各方面都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处在快速发展阶段。中国药科大学高度重视推进仪器国产化的工作,与杭州谱育公司等知名国产仪器企业建立了联合实验室,利用中国药科大学的学科及专业优势,对相关分析类仪器进行验证和评估,希望能够助力国产仪器进行改良、应用和推广。我校也在努力发展自研仪器,例如顾月清教授团队研制出了双模态多尺度实时成像系统,这也填补了药物分子影像技术方面的空白。”
据了解,谱育科技自成立之初就以实现科学仪器国产自主为己任,坚持自主研发,致力于掌握核心技术,实现科学仪器“中国梦”。目前公司拥有研发人员超过1200人,硕博士比例超过60%,经过多年高比例的持续研究与开发投入,完成了近二十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研发和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工作,积累了二十余项新型技术平台,打破国外垄断,突破技术瓶颈,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近年来,在国产替代的号召下,作为科学仪器领域代表性国产企业,积极与中国药科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共同开发创新应用。
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崔剑飞介绍说:“实际上我们的研发团队也坐了十几年的‘冷板凳’,积累足够的技术沉淀,掌握了核心技术后才能推出具有足够竞争力的产品。现在谱育科技已掌握较完整的质谱、色谱、光谱、理化等分析检测技术及气体、液体、固体等进样前处理技术,研制了实验室分析、现场化分析、自动化分析等一系列创新产品组合。在多场景创新应用上,推出定制创新应用。我们把以高端质谱仪为代表的分析仪器搬上了车成为了移动实验室,在应急检测方面广泛应用;集信息技术与制造业为一体,推出了全自动实验室,实现了水质全项智能无人化检测。目前谱育科技产品在实验室、环境在线、户外便携等方面都有所应用,实现了多对多发展。服务保障方面,科学仪器技术含量高,应用要求高,需要专业、及时的服务,才能让客户用得放心。目前谱育科技已建立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点,可以对客户的售后服务需求实现快速响应。”
随后,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主任韩玉刚、南京理工大学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处长庄志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处处长刘兼唐、中国药科大学公共平台主任赵丽分别作了会议主题报告。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黄迪 仇煜 编辑/吴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