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质条件丰富的今天
是什么支棱起童年
看不完的动画片
买不完的奥特曼卡片
还有电子产品不能没电
这是被科技与狠活洗礼的童年
乱花渐欲迷人眼
当时间回拨数百年
物资未丰 科技未兴
我们斗胆向古代孩童发问
你们有何“儿戏”?
他们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
Follow me
【推枣磨:智斗之趣】
《秋庭戏婴图》 宋 苏汉臣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先跟着古代孩童走入
北宋《秋庭戏婴图》
闲庭信步
见高耸奇石
赏芙蓉在侧
偶遇两小儿围坐
专注拨玩枣磨
这款旧时风靡的游戏
上手实在简单
一枚冬枣削一半
枣核朝上
三根牙签朝下
再用一根细竹棒
两端各插一枚小枣
搁在枣核上
保持两端平衡
尽管操作简单
考验的耐心却不一般
没耐心也没关系
换个赛道也能继续
【捶丸:竞技之乐】
《蕉阴击球图》 宋 佚名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试试捶丸
“捶”即击打
“丸”即小球
喏 捶的就是它↓↓↓
唐代绞胎捶丸
宋代彩绘螺旋纹捶丸
元代捶丸
移步至《岱庙·宋童子捶丸图》
画中童子
此刻正在捶丸
他上身着束腰长袍
下身穿肥腿裤
标准的捶丸装束
他分腿而立
右手执球
左手执月形球杖上举
作欲击之状
看着很是像样
顺便说一句
这是迄今为止
国内发现最早的捶丸石刻
《岱庙·宋童子捶丸图》
那捶丸到底怎么玩?
比赛时
在旷地画线为基
离基线远处
掘一浅穴为窝
球置基中
以棒击之
入窝者为胜
如此一看
捶丸与高尔夫
不能说毫无关系
只能说一模一样
电视剧《清平乐》中捶丸画面
亦有中外体育史家认为
这项最早出现于宋朝的运动
在元代由蒙古人或商人带到欧洲
从而推动了14世纪现代高尔夫的诞生
那时候捶丸有多受欢迎呢?
捶丸“操作手册”——《丸经》
常年占据当时专业体育书籍
出版发行量之首
《丸经》内页
那时候小孩对捶丸之爱有多真切呢?
北宋官吏膝甫
幼时“爱击角球”
他舅父范仲淹“每戒之不听”
小朋友宁愿挨揍
也要捶丸
大抵就是这么爱了
【过家家:烟火之趣】
《灌佛戏婴图》 宋 苏汉臣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了解完捶丸
再闪现至《灌佛戏婴图》
模仿欲满满的四小儿
正学着大人礼佛
一个举壶灌佛
一个手抬佛像
一个拜谒佛像
一个扮僧侣模样
这是他们过家家的日常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内页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
夫婴儿相与戏也
以尘为饭
以涂为羹(涂:泥)
以木为胾(胾zì:肉)
“尘饭涂羹”
这是过家家的另一种日常
孔子为儿嬉戏
常陈俎豆(俎豆zǔ dòu: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礼器)
设礼容(礼容:礼制仪容)
孟子之少时
嬉游为墓间之事
(墓间之事:埋葬、祭扫之事)
为贾人炫卖之事
(贾人炫卖之事:商人卖东西)
西汉海昏侯刘贺之子的陪葬品中
出土了几个微缩版青铜壶
专家认为这极有可能是过家家的用具
总之
每个时代的过家家
都有着那个时代的烟火气息
【戏傀儡:演绎之乐】
《宋人百子嬉春图》(局部) 宋 佚名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最后来到《宋人百子嬉春图》
聊聊戏傀儡
它源于汉
兴于唐
巅峰于宋
是在孩子中风靡的
一种游戏形式
画中孩童在玩悬丝傀儡
还有一种杖头傀儡
亦很常见
《侲童傀儡图》 宋 苏汉臣 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入画《侲童傀儡图》
三小儿在玩的便是杖头傀儡
一人执杖表演
一人击鼓
一人观之
方寸之间
皆是童趣
尽管已过数百年
我们的生活中也常看到
这些经典“儿戏”的影子
虽然形式在变
受众在变
但它们带来的的乐趣不变
充实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
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
无论此刻的你
爱玩什么
在玩什么
都祝你
享受其中
如孩童般快乐
设计/邵静娟 编辑/王烨
参考内容:
《千年调 宋代人物画谱》数字展览
《<秋庭婴戏图>中的童趣与深意》
《郑才旺:宋金婴戏图中的傀儡图像及含义探析》
《中国古代捶丸运动探源及历史文化价值考究》
《海昏侯墓中发现这种玩具!专家:原来2000年前的玩具长这样》
《史记·孔子世家》
《列女传·邹孟轲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