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三夏”农业生产已经陆续展开,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景象。连日来,各地抢抓晴好天气、多措并举对小麦进行抢收,确保夏粮实现颗粒归仓。
【跨区调度农机 抢晴收获地头卖粮】
江苏台记者郝朦:“俗话说‘稻要养,麦靠抢’,这两天,在南京盘城街道,这里的种粮大户正在调度农机装备,抢晴收获小麦,在现场可以明显看到,经过前两天的阴雨天气,这里的土壤状况,还是有些湿粘,刚刚达到了农机下田作业的标准,他们抢晴收获,争取在下次下雨前把小麦收割完毕。”
这两天阴雨不定,南京市江北新区盘城街道种粮大户陈华庭的330亩小麦田出现了小幅倒伏,如若再遭遇阴雨,倒伏的小麦就会变质减产,收割工作已经迫在眉睫。为第一时间抢收小麦,老陈早早预约了来南京跨区作业的农机,趁着晴天下田抢收。此外,陈华庭还提前联系了多家粮食经纪人,多方比价,确保粮食收获和销售无缝衔接,防止已收小麦因储存不当而变质。
南京市江北新区盘城街道种粮大户陈华庭:“倒伏的,必须收慢一点,粮食基本收上来,要是收快了,粮食收不起来的要抛洒一点。这几天阴雨不定,天气不大好,6月8日晚加班也要把它收完,收完过后,9日抓紧卖掉,如果收上来粮食遭雨了,价格要下掉,粮食还不好卖。”
【良种培育迎丰收 小麦高产典型多】
近年来,各地聚焦新品种、新技术等关键环节,有力保证小麦丰产丰收。今年,盐城射阳县共种植小麦125万亩,重点推广扬麦、镇麦、盐麦系列等中强筋小麦品种,预计平均单产457公斤左右。经农业农村部和省小麦专家组对泰州姜堰区白米镇和平村实产验收,攻关田最高亩产685.9公斤。扬州市农业部门近日对多块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方的小麦进行测产,最高平均亩产达689.3公斤。
测产专家组成员戴其根:“测产的结果还是比较满意的,因为扬州今年小麦产量总体情况还是比较好的。”
当前全省夏粮已进入收获高峰期。据农情调度显示:截至6月8日,全省小麦收获1938万亩、进度54%,各地收获进度明显加快。气象部门预测,本月11-12日全省自北向南有一次对流性天气过程,农技人员建议:苏南地区尽快做好收获扫尾工作,苏中苏北地区加快进度,抢抓天气有利的时间窗口,利用雨停、阴转晴间隙,调配好收割机械和应急烘干设备,抓紧抢收成熟小麦,及时进行烘干,确保安全进仓。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郝朦 龚俊杰 叶蓓蓓 编辑/赵黎静)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