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展现江苏这片热土上高质量发展的新实践,《正午江苏》从6月12日开始,联合全省各地媒体,推出特别策划《看江苏·奋进争先》。多路记者将奔赴一线,看转型发展敢闯敢拼,看重大项目火热推进,看人与自然和美共生,看百姓生活有滋有味,看盛世文明传承创新。
第一站将去到淮安盱眙,12日,第二十三届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节正式开幕。小小的龙虾是如何成为当地乡村振兴“金名片”?江苏台记者从盱眙现场发回了最新报道。
江苏台记者张贺:第二十三届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节开幕式在淮安盱眙的奥体中心举行,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来形容此刻感受,那就是“红”。这里不仅有红火的节日氛围,更有主角——红灿灿的小龙虾。今年的国际龙虾节期间,不仅有大型文艺晚会,还将举行万人龙虾宴,到时候盱眙各家龙虾酒店都将亮出绝活,欢迎您来现场吃龙虾。
从2000年盱眙举办“中国龙年盱眙龙虾节”,开创龙虾节先河以来,龙虾节已经举办了23届,让盱眙龙虾从江苏走向全国,进而远销东南亚及澳大利亚等地。龙虾走向全球的背后,功劳最大的自然是咱们千千万万的“养虾人”。
盱眙龙虾养殖户杜守军从2015年开始养殖,今年已经第八年了,目前养殖规模在四百亩。杜守军告诉记者,由于盱眙紧靠洪泽湖,因为水质的优越,养殖的小龙虾“三白两多”,就是腹白、腮白、肉白,黄多、肉多。在盱眙,像杜守军这样养殖规模的,有两三千户。
杜守军介绍,随着盱眙历届龙虾节的举办,盱眙龙虾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再加上政府每年不断地技术辅导,以及资金帮扶,龙虾养殖的亩产收入从以前的600块钱,提升到现在的3000块钱。
记者也注意到,在过去,龙虾养殖户相对来说比较分散。如何能把分散养殖户统一起来,打造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从而标准化生产龙虾?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为了把分散的养虾人拧成一股绳,来更好地打响龙虾这张金字招牌,早在2009年的时候,盱眙就成立了国有控股公司龙虾产业集团。记者所处的一个工厂,就是集团下属的一家龙虾加工超级工厂。在这家工厂里,每天可以把4万斤活龙虾加工成预制菜。预制菜系列的推出,也是大大延长了盱眙龙虾产业链。
盱眙龙虾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支佳骏介绍,龙虾产业集团主要立志于盱眙龙虾的全产业链发展,从一产养殖到二产加工,再到三产的运输和销售,都有涉及。通过工厂的建立,直接打通了从农户到餐桌的通道,使龙虾直接从养殖户手里到工厂。中间的环节进行了简化,农民的收入也进行了提高,每斤可以多收入三到五块钱。
在支佳骏看来,关键环节还是在两端。第一就是在一产的种苗研发。盱眙当地和省淡水所合作,对盱眙红一号品种进行了全面的研发,目前新品种已经进行了发布。新品种发布以后对盱眙龙虾的品质,有了大的提升。第二,还是在末端销售端,通过线上线下与平台合作,拓展销售渠道,使盱眙龙虾走进了更广阔的市场,让更多消费者知道盱眙龙虾的品牌。
记者也了解到,随着产业链不断完善,现在在盱眙,龙虾产业已经成为了支柱型产业。全县养殖龙虾的面积超过了80万亩,全县有超过1/4的人口从事着和小龙虾相关的产业。每年的旺季,也就是四月到七月的时候,每天都会有超过50万只的小龙虾从盱眙走向全国。
龙虾虽小,价值却大。在6月12日上午刚刚结束了龙虾节开幕式之后,盱眙又紧锣密鼓地召开了中国小龙虾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本次大会的主题是“科技赋能龙虾产业 创新引领未来发展”。在会场内,盱眙当地的主政官员们正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热烈地讨论着龙虾产业发展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淮安市盱眙县委书记邓勇告诉记者,经过二十多年的产业化发展,盱眙龙虾目前已经占有了江苏省三分之一的产值,在全国也位列前三,盱眙龙虾的品牌价值已经超过了三百五十亿。但是,盱眙龙虾品牌价值在富民的同时,对于强县的作用体现得并不深。“二次创业”的主要目的是实体化运行盱眙龙虾集团,通过盱眙龙虾集团,把龙虾相关的资源整合起来,汇聚实体化。盱眙实行工业化的思路、产业化的方向、品牌化的支撑,通过一系列组织标准,把盱眙的虾农、盱眙的商户、盱眙各方面的优势资源组织起来,让盱眙龙虾再上一个台阶。如果说二十年前盱眙龙虾是百业并进,大家自发地向前进;下一个二十年,要把盱眙的资源组织起来,形成一只拳头,打向全国,走向世界!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张贺 卓越 编辑/胡超)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