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没有一座城市与运河的渊源如扬州这般深厚。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邗沟、筑邗城”,由此开启扬州城市“因运而生、因运而盛”的千年传奇,孕育璀璨绵长的文化根脉。
多年来,历届市委、市政府一直将文化作为扬州最具特色的资源进行保护,始终坚持特色发展,着力传承历史文化、培育城市精神、提高市民素质,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坚守并弘扬城市个性,在千城一面的城市发展趋势中彰显扬州的独特魅力,以增强城市的吸引力、竞争力。
喜见“乡窝”变明珠
扬州日报原经济部、工交部、编辑部主任,
扬州晚报原副总编辑 李有奎
6月12日,日报两位记者来到我家,就日报复刊40周年,畅叙40年来扬州的变化。我脱口说出了一个字:美!
是的,扬州不仅变大了,而且变得更美了!
“牵住你的手,相别在黄鹤楼,波涛万里长江水,送你下扬州……”每当我进入瘦西湖,拾级在造型别致的二十四桥上,徜徉在杨柳依依的碧水湖畔,听着那风中传来的美妙乐曲,心中总有一种难以言表的轻松、愉悦,还有自豪。
瘦西湖是扬州标志性景区。这些年,它变化真的太大了。不仅游览区域扩大了数倍,而且二十四桥景点修建了熙春台,复建了万花园和石壁流淙景点。每一处景点都匠心独运,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其实,瘦西湖的变化,只是整个扬州变化的一个缩影。以往,一提起扬州,就是何园、个园、大明寺,游客来扬夜不过宿。而今,诸如双博馆、宋夹城、汉陵苑、隋炀帝墓以及东关街等,可以与瘦西湖媲美的旅游景点星罗棋布,像闪光的珍珠,一粒粒镶嵌在扬州的四面八方,让游客乐不思蜀。
您可知道,扬州的嬗变,浸透着扬州人多少智慧、心血和汗水!
1982年2月8日,扬州成为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扬州之所以能跻身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是她外表秀美靓丽,更因为她具有悠远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有个比喻说,在扬州,头低下来随便捡一片瓦、拾一片瓷块,都可能是文物。经过多年实践,市委、市政府明确了“护其貌、美其颜、扬其韵、铸其魂”的名城保护总体思路,确定了老城区保护总体框架,使5.09平方公里的明清古城逐渐恢复风貌,成为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最有“中国味、文化味、市井味”的历史城区。
《扬州日报》作为市委、市政府喉舌,以扬州“长高”还是“长胖”为由头,持续展开讨论,为老城区和文物保护鸣锣开道,奔走呼吁,保驾护航。
“这弗是城市,倒像是乡窝(下)!”记得五十多年前,我初到扬州工作时,文昌阁旁两位穿着时髦的女士从我身旁走过,用上海话这样评价扬州,至今令人难以释怀。
如果两位女士还健在,建议再来扬州一游!
躬体力行励后昆
“70后”记者 王鹏
上午9点,我和年轻记者肖为如约登门,拜访老报人李有奎。爬上三楼,按下门铃,即刻听得回音:“哎!来了,来了。”
李有奎是新闻前辈。1999年我考入报社时,他已调任《扬州晚报》副总编辑。
进门,入座。李有奎与我们寒暄,夫人则忙着沏茶。茶杯端上桌,三代记者在一片茶香氤氲中娓娓而谈。
看着1997年出生的“新生代”报人肖为,李有奎感慨地说:“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报社人才济济,新闻后续有人。”言罢,李有奎兴奋未减,一连三声“好,好,好!”
“年轻真好啊,看到你们,我一下想起当年自己在新闻一线采访的岁月。”如同打开了记忆的闸门,过往的经历在他的思绪里如泉喷涌。
“1993年10月30日,扬州港迎来历史上第一艘靠泊的国际万吨货轮——韩国三善海豚号。我和后来任《扬州晚报》总编辑的邹敏一起去现场采访,从下午到一直呆到晚上,第二天的《扬州日报》在头版头条刊发了消息《扬州港鸣响第一声外轮汽笛》,再加一篇新闻特写《历史性的停靠》。”李有奎说,“这个采访经历毕生难忘的原因,一是外轮停靠对扬州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二是当时自己登上了外国货轮,我们没有护照,登上外轮相当于出了一次国。”
“1994年4月,报社组织开展沿江行采访活动。我带队从仪征出发,经邗江、江都,一直到泰兴,一批刚到报社不久的年轻记者深入新闻一线,能力、作风、眼界得到了锻炼和提升。”李有奎说,“当时的那批年轻人,如今都成长为报社的骨干和中坚,更有人走上了集团领导岗位,指导、把关新闻采编业务,把报人的精气神代代相传。”
“如今,报社的办公条件变好了,从纸和笔变成了光与电;科班出身的记者编辑越来越多,思维新、技能强、写作好,报道质量越来越高;传播方式的改变让记者编辑的工作节奏变快、强度变大,但不能满足短平快,要静得下心,多出高质量的深度报道,写名文章、当名记者、做名编辑……”访谈中,李有奎“忆过往、慨当下、展未来”。
临告别时,李老紧紧握住我们的手,满是期许:“你们到访我特别高兴。不管将来传播方式怎么改变,不要忘记报人的初心。希望你们的笔下书写更多的真善美,祝愿报社的发展蒸蒸日上。”
不知不觉,已到中午12点。三个小时里,老前辈没提半点个人职业生涯的功劳、苦劳,而是不断表达对报社事业的展望、对当年带过的记者成长的欣喜、对新闻报道推动社会进步的自豪。看得出,虽已退休20年,李老心中的那份职业情怀仍在,就像年深月久的老茶,一经热水冲泡,顿时轻盈展舒,清香四溢。
两天后,李老一早便传来1000多字的稿件。电话中,他再三拜托:“我已退休20年,一些回忆可能不准确,加上许久不动笔,个人水平也有限,写出来内容烦请你们润色,特别是帮我把关并修改文中的差错。”
平和、谦逊、严谨,老报人风范溢于言表。
一次拜访,不啻一堂生动的新闻职业课。老一辈报人那种对事业的执著、对后辈的爱护,尤其是言语间可见的报人风骨,将成为党报后来人的指路明灯。王鹏
运河边,扬州故事讲不完
2006年9月11日《扬州喜获“联合国人居奖”》
回访地点 康山文化园
联合国人居奖:古城保护杰出成就
穿行于5.09平方公里的明清古城,古风新韵扑面而来,东关、仁丰里、湾子街、南河下4大历史文化街区,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气象和原住居民的日常生活,组合浓郁的人间烟火气。
2006年9月10日,联合国人居署给扬州市政府发来贺信:由于在保护古城和改善人居环境方面的成就,扬州被提名获得2006年联合国人居奖。次日,《扬州日报》在头版,以通栏套红标题《扬州喜获“联合国人居奖”》报道了这一喜讯。
【记者感言】当年4月20日,记者跟随联合国人居署区域技术合作司司长丹尼尔·比奥饶从康山文化园沿路考察扬州市老小区改造情况。当丹尼尔走进不少老房子,看到现代化的内部装修时,连声称赞,认为老城区居民在不破坏老房结构的情况下,自发地改善内部居住环境,是件很令人振奋的事。
如今,记者沿着当年丹尼尔的考察线路再度行进,古运河畔,康山文化园1912集聚区主打传统扬州美食文化,一到晚间,霓虹闪烁,人声鼎沸。
古城是扬州城市的“母体”,最值得保留的就是数百上千年流传下来的生活原生态。多年来,扬州把18.25平方公里的扬州古城纳入整体保护,先后搬迁改善3000多户家庭的住房条件,对古城300多条背街小巷逐一整治,铺设供电、通信以及上水、下水管网,让留在古城的原住民不断改善生活质量。
回访地点 马可·波罗纪念馆
文化博览城:粒粒珍珠嵌古城
泰州路102号,刚刚完成提档升级的马可·波罗纪念馆以全新面貌出现在市民游客眼前。声光电技术大幅增强了观赏性和互动性。以“繁忙的东关码头”展示区域为例,这里再现了古代东关街居民的生活场景,运河里帆船往来穿梭,街巷中的居民或推车,或步行,或挎着篮子购物,充满了烟火气。
【记者感言】从原天宁寺内的马可·波罗史料陈列馆扩容迁建至现址,在2011年4月18日免费对外开放,再到历经两年改造,今年5月30日提档升级项目竣工并开放,记者全程跟踪报道。
马可·波罗纪念馆堪称扬州市文化博览城建设的一个生动缩影。2006年5月,扬州市委、市政府作出建设“文化博览城”的重大决策。截至2022年,全市登记注册博物馆、纪念馆、专题展览馆共计164处,远超当初规划目标。一座座文博场馆犹如镶嵌于城市肌体上的粒粒珍珠,把扬州隐性的文物资源亮出来、分散的文化资源串起来、宝贵的精神资源用起来。
2014年6月23日 《“运河长子”牵头申遗路》
回访地点 大运河
大运河申遗成功:扬州拥有世界遗产
2014年6月22日,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是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也是扬州首个世界遗产。次日,《扬州日报》头版刊发了消息《世界最长最古老运河梦圆“世遗”》,长达6000字的纪实通讯《“运河长子”牵头申遗路》,并推出四个整版的纪念特刊,全景回顾了扬州牵头、35座城市共同参与的申遗历程。
【记者感言】如果要说新闻从业生涯中永生难忘的瞬间,大运河申遗成功一定是其中之一。这届世界遗产大会,充满变数。由于前方通讯不畅,记者和同事赵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网站连续跟踪两天两夜,生怕错过消息。6月22日北京时间下午3:19,大运河申遗成功的消息经与前方扬州代表团成员确认后,混杂着兴奋和疲惫的感觉瞬时传遍记者全身。
记者经历了自大运河申遗启动至申遗成功全程。8年时间里,《扬州日报》的新闻报道贯穿申遗的各个节点,新闻报道总量高达千篇,在全社会营造了理解、支持、参与申遗的浓烈氛围,凝聚起全市人民感恩运河、热爱家乡、自觉守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共识。时至今日,把宝贵的运河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依然是我们笔下所写并将长期报道的重要内容。
2021年6月17日《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建成开放》
回访地点 大运河博物馆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让古运河重生
运河三湾岸畔,从空中俯瞰,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如同一艘巨型船只,乘风破浪。一年四季,游客络绎不绝,每逢节假日,逾万张预约门票常常“秒空”。
2021年6月16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标志性项目——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在扬州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建成开放。《扬州日报》用三个新闻版,以及四个整版的特刊,报道了这一载入史册的新闻事件。
【记者感言】当天,我与部门同事孔茜、王璐早上7:00赶至现场采访,最后一篇稿件写完时已是晚上10:30。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标志性项目,被公众誉为中国大运河的新“百科全书”,荣获2023年度“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今后,记者将持续关注博物馆运营,向世界讲好中国运河故事,将绵延千年的运河文化不断弘扬,为展示中国形象、传承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作出贡献。
记者 王鹏
接好接力棒 当好新报人
“90后”记者 肖为
“文化传承,大美扬州”“来扬州一定要体验这场视觉盛宴”……日前,《大运扬州——琴鹤同鸣》“烟花三月演出季”在中国扬州运河大剧院开启。
手机拍拍拍,相机咔咔咔,很多观演的“90后”“00后”年轻人纷纷记录下这些精彩瞬间。
扬州,历史文化名城、世界运河之都。矗立于明月湖畔的城市人文新地标——中国扬州运河大剧院,于2021年7月18日正式投入使用。从建成到投用,记者见证并记录了这些重要时刻。
“去年,报社退管办组织我们退休人员参观中国扬州运河大剧院。一路走一路看,建筑气势恢宏、设备先进新潮,让我们叹为观止。”谈及大剧院,李有奎回忆道,其间还听了一位年轻女士讲了一段扬州评话,绘声绘色。
“扬州文化后继有人,你们‘90后’记者也将为扬州报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扬州日报》的明天将更加美好。”李有奎说。
听着李老的深情嘱托,我心中暗下决心,自己将不辜负老一辈报人的期盼,从他们手中接过“接力棒”,在扬州文化报道的画布上记录下重要一笔。
(来源:扬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