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位楷模就是一座精神坐标。我苏网联合江苏城市频道《江苏最美人物》栏目组,推出“江苏最美人物”系列专稿。奉献基层的共产党员、创新创业的时代先锋、扎根一线的能工巧匠、平凡岗位上的奋斗者……我们将持续讲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记录江苏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和动人事迹,呈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及“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中不断涌现的江苏力量、江苏作为。
提到研究所,很多人会觉得里面都是科学家、博士、研究生、海归这些高学历的精尖人才。但在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太仓中心却有一名被破格录取的大专生,他就是张江辉。
张江辉,出生于1993年6月,江苏淮安人,中共党员。2017年7月毕业于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他是苏州市青年岗位能手、苏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更是苏州市劳动模范。他坚信,一技之长就是人生最大的底气,只要技术过硬,不管是谁都能拥有出彩的人生。
工久为匠,从高职校园成长起来的行家里手
2016年9月,大三上学期,张江辉经学校推荐,来到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太仓中心实习。实习期间,他积极负责、刻苦钻研,从一个不敢摸设备的“牛犊”成长为一个靠智慧去研究、去创新的“工匠”。他把心中的一个个创新的“金点子”变为“金果子”,毕业时他被破格录用为正式职工,成为研究所里仅有的一名大专生。
“工久为匠”是张江辉的目标,也是他的座右铭。走上工作岗位后,他一心扑在事业上,任劳任怨,发挥专业优势。为缩短与同事之间差距,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三维建模、3D打印等专业知识,并参加了职业技能大赛提升专业水平,最终成为“技术达人”。“我想将自己从一名工人打造成一个工匠。”张江辉说。
2018年总部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给太仓光电技术研究所下派了“红外器件自动制备站”项目,把红外探测器的制造由人工制作,改成全自动化。其中最关键的一步是材料放到温控箱里的温度控制,要在10秒之内迅速加热到850℃,再恒温控制到750℃,而且得控制10分钟温度不能变。这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任务,起初一直达不到要求。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张江辉建议更换元器件,并大胆尝试手动调整参数。凭借着此前积累的经验,他用了三四天,终于将数据差控制在0.01摄氏度以内,使得最终自动化生产的成品率远远超出了总部要求。
在科研基层岗位中,张江辉先后参与21项重要项目,申请8项国家专利。他与同事们一道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取得了多项亮眼的科技成果。
“江辉虽然是职高毕业,但他身上有一种不断追求上进,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在太仓光电技术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代作晓看来,这种精神比学历更重要,这才是让张江辉取得现在成就的关键。
学久为师,不忘反哺母校回馈社会
从进入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学徒,到明确人生目标慢慢走上工匠的道路。这一路上张江辉遇到了无数的老师,无论是在专业知识上还是在思想上都给予了他无私的帮助。他常说,没有母校老师的关心、培养,也许现在一事无成,是老师的关心、培养使他树立了信心,确立了人生的奋斗目标。
如今张江辉也在用他的方式把大家对他的关爱传递出去。当他重新走进健雄学院中德中心的实训室的时候,身份已经从学生转变成了老师。
在学校担任外聘老师的五年时间里,张江辉平均每学期都要承担达到100多节的课时。由于学校本身的课务量也比较大,每次排课的时候,张江辉都会主动提出承担更多的课时,“只要学校有需要,我的周六周日的时间,可以随意来排。”
张江辉深知,培养更多高技术人才,在大学,更在青少年。在担任母校兼职老师之余,他还把自己的身份扩大到了青少年科普讲师。他和科技活动中心合作,定期开展课程,从理论到实验,用孩子们最喜欢的体验方式,为他们开启科创意识的大门。
岁久成家,在青春奋斗的路上携手共进
从科普到科研、从学生到老师,张江辉用他的刻苦努力、勤奋钻研向我们展示了“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在奋斗的路上,他也遇见了自己的一生所爱,他们携手共进,成家育子,为彼此增添了另一个充满爱的身份。
江南水乡润泽这个幸福之家,家人的鼓励和爱,是张江辉不竭的动力。谈起未来,他说:“我才工作几年,取得的一点点成绩只是人生路上的一颗小星星,我要有很多星星来照亮人生,不断学习,不断充电,让自己走得更远,走得更好……”
尽管起点不同,但每个人都有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张江辉凭借自己高超的技能一次次擦亮人生、拓展舞台。他敢闯、敢干、刻苦钻研,始终用奋斗者的姿态展现着青年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面貌、更用自己的经历向大家践行了“英雄不问出处”、“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的精神!近日,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授予张江辉同志江苏“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称号。
我苏网编辑/沈源 素材来源/江苏城市频道《江苏最美人物》栏目组 “江苏时代楷模发布厅”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