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南通6月21日消息 “鱼戏莲叶间,徘徊自觉安。”在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和平桥街道北濠桥新村,碧绿的荷叶铺满水面,翠影团团,九曲廊桥蜿蜒在荷塘之上,宛若画卷。
“我们小区的环境越来越好,仿佛住进了画里一般。”北濠桥新村居民冯建平说,荷塘过去是条臭河道,经过改造之后成了网红打卡地,居民常常会相聚在此散步赏景。
崇川近年来持续聚焦城市更新,扎实推进美丽城市建设,自然生态和人文历史浑然一体,现代气息与传统气韵相互交融。在这背后,是崇川日益雄厚的经济产业基础作支撑。
崇川濠河风光(央广网发 张松 制)
作为主城区的崇川是南通“融入苏南、接轨上海”的桥头堡,其与上海、苏南隔江相望,素有“福地明珠”的美誉。百年前先贤张謇倡行“父教育、母实业”的思想,在崇川开启了实业救国之路。现如今,得天时地利人和之便的崇川已然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多项主要经济指标领跑南通,综合实力稳居长三角地级市中心城区前列。
人城和谐 城市更新绘就新景
城市更新,与民生福祉息息相关。早在3年前,崇川就开始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截至2022年底,已有110多个老旧小区实现了“旧貌换新颜”。今年,又有40个老旧小区纳入改造范围。
冯建平所在的北濠桥新村有条河道,由于水系不通时常散发着臭味。“特别是夏天,沿河的居民只能门窗紧闭,非常糟心。”2021年下半年,北濠桥新村被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范围。
北濠桥新村改造后的荷塘(央广网记者 杨梦奎 摄)
“臭味如何解决?工作人员经过实地查勘和多轮方案修改,最终采用了通过在河道增设顶管的方式畅通水系循环,改善河道水质。”濠北社区党委副书记赵亚东说,在改造过程中,特别注重老旧小区改造与景观提升、河道治理充分融合,在河岸、河中央增设休闲步道,建设“九曲廊桥”景观,营造出“荷塘月色”的效果。
“整个小区粉刷一新,建了停车位、智慧车库,还统一安装了不锈钢晾衣架……”冯建平高兴地说,经过改造,现在整个小区已经焕然一新,居民们的心情都舒畅多了。
老小区改造的同时,崇川积极推进见缝插绿、见缝造景,一批高品质的城市公园、街边游园、街心绿地、“口袋公园”纷纷建成,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一个个“城市绿岛”让广大居民仿佛生活在花园之中。而围绕沿江、沿河地区环境治理,崇川也多措并举,构建水城相融、人水相依的生态格局,让绿色生态效益持续惠及百姓。
崇川滨江花海(央广网发 许丛军 摄)
崇川城区南部的滨江地区江面宽阔、烟波浩渺,黄泥山、马鞍山、狼山、剑山、军山等五山临江而立,被当地居民合称为五山地区。
“现在‘微笑天使’江豚成了‘常住民’,有时可以看到成群的江豚在江面戏水。”崇川区狼山镇街道临江社区居民吴湛说,他一直生活在滨江五山地区,过去这里码头林立、化工围江,是“滨江不见江、近水不亲水”,现在推开窗户就能看见五山、长江和滨江花海,景色宜人。
从2016年开始,南通下定决心还山以林、还江于民,优化长江岸线布局。在市区两级政府的积极推动下,3年时间五山地区共关停并转“散乱污”企业203家,腾出修复沿江岸线12公里,区域内7公里沿江生态廊道全线贯通,新增森林面积超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超80%。
“江边最大的一个粉尘污染企业被彻底关停!”狼山镇街道洪江社区居委会主任许蓉蓉回忆,补偿工作她是全程参与的,工人们从不理解到全力支持,最后全部签字同意。
从“临江”到“滨江”、从城市“后巷”到城市“绿肺”,五山地区越来越美。吴湛说要为这“来之不易”的成果做点什么,于是主动来到社区提出要成为环保志愿者,向游客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滨江五山地区(央广网发 许丛军 摄)
如今,吴湛的女儿、女婿也追随他脚步,成为滨江生态环保志愿者。每逢周末或者节假日,一家人一起来到江畔,进行环保宣传。
长江碧波荡漾,作为南通人民母亲河的濠河,同样也是水清景美。濠河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是国内仅存的四条古护城河之一,其河道环绕老城区,形如葫芦,宛如珠链,被誉为南通的“翡翠项链”。
近年来,崇川通过提升濠河片区水环境、绿化景观、道路管网、街景亮化及文化内涵,濠河成为当地民众的“最佳去处”,乘船游濠河也成了外地游客的“必选动作”。
“现在濠河两岸变化很大,水清岸绿,尤其到了晚上灯光璀璨更是漂亮!”崇川区天生港街道居民钱吉英说,她和几位舞蹈爱好者经常在濠河周边选景跳舞,感觉音乐、舞蹈和这里的景致很搭。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2021年,崇川区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桃李芬芳 情境教育绽放异彩
在江苏,说起教育,不得不提崇川。百年前,著名的教育家、实业家张謇就在崇川建构起中国近代最完整的教育体系。崇川这块“福地”孕育出数学家杨乐等20多名两院院士及美术大家范曾等20多名艺术大师,崇川书香文化从濠河之畔走向世界各地。
如果教育是崇川的一张靓丽名片,那么情境教育则是这张名片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情境教育源于崇川、兴于崇川,是著名儿童教育家李吉林40余载教育实践与研究取得的重大成果。
“钓到这么大一条鱼,你们高兴吗?高兴了会怎么做啊?”在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江苏省情境教育研究所副所长丁伟在给孩子们上《童年的水墨画》一课时提出这样的问题。“我高兴得跳起来!”“我高兴得哈哈大笑!”……学生们纷纷回答。
丁伟在课堂进行情境教学(央广网发 沈天楠 摄)
“让学生把自己放进诗里,这是一种角色体验。”丁伟说,情境教育就是从儿童的需求和发展出发,运用图画、音乐、角色扮演等手段创设一个美的有趣的情境,从而激发儿童的情绪,让儿童伴随着愉悦的体验进行学习,它的特点就是形真、情切、意远,理寓其中。
“情境教育让我觉得学习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而课堂不仅仅在教室里,还可以在野外、博物苑、百草园进行,我很喜欢这种课堂方式。”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四(6)班龚墨颀说。
“一年级的时候他很胆小内向,有时上了舞台还会紧张得掉眼泪,现在就是登上省级舞台也毫不怯场,能从容地展示自我。”龚墨颀的妈妈表示,这中间情境教育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另外学校里的学子秀、红领巾电视台、小喜鹊广播等这些大大小小的舞台,也让孩子得到了锻炼。
2010年,崇川结合联合办学,开始推广情境教育,将情境教育的火种撒遍江海大地。2015年,崇川全区实现了零择校,因为有了情境教育,孩子们都爱上了“家门口的名校”。
“2019年,‘融合运用传统与现代技术手段,重视情境教学’正式写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这是李吉林老师的无上荣光,也是对崇川教育的肯定和鞭策。我们将不断深入情境教育研究,持续擦亮崇川教育品牌。”崇川区教体局局长陆红兵表示。
创新无止境。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021年崇川创新教育路径,启动基础教育内涵建设“一校一品”特色项目,目前已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如南通市五里树小学“儿童京剧特色文化建设”、南通市张謇第一小学“五子棋文化课程建设”等早已享誉省内外。
南通市五里树小学学生表演京剧(央广网发 黄淑平 摄)
近年来,崇川各校以丰富的劳动项目为载体,还精心开展劳动教育,为学生成长“赋能”。春日里,南通市城中小学三(8)班的学生们来到南通都市农业公园,开展农耕研学活动。讲解老师给学生科普了番茄、萝卜等农作物的来历和生长环境及基本种植技术等。在随后的劳动实践中,学生们纷纷拿起铲子、水桶迈向田间……
“我们将劳动教育与日常学习、农业生产、传统节日和职业体验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劳动知识、掌握劳动技能的同时,通过劳动实践体验,培养劳动观念,磨炼意志品质。”城中小学校长沈蓉说。
陆红兵介绍,目前崇川37所小学特色内涵项目建设逐步走上正轨,其中已有14个项目获评江苏省基础教育内涵建设项目,37个社团荣获省级及以上荣誉,多个社团在国际赛场上摘金夺银。
蹄疾步稳 跨江融合谱写新篇
“南通南不通”曾一直是制约南通融入苏南、对接上海发展的最大屏障。2008年,随着苏通长江大桥的正式通车,南通“向南不通”的窘况首次被打破,崇川也拉开了跨江融合发展的序幕,率先融入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浪潮之中。
位于崇川城区北部的上海市北高新(南通)科技城,是上海静安区与南通市两地政府主动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深化两地经济交流合作的重大项目。经过十余年建设发展,这里已成为跨江融合发展的创新示范高地。
位于崇川北部的上海市北高新(南通)科技城(央广网发 崇川区委宣传部供图)
“周末回上海,周一到南通。”戴晔是上海方面派来这里工作的首批员工之一,往返于沪通两地的生活从2010年一直持续到现在。他回忆,当时刚到这里时看到的都是破旧、低矮的厂房和民居,地面油污满地,整个片区一年税收只有100多万元。
“经过十多年的耕耘建设,现在这里高楼林立、步步皆景,科技城集聚了各类企业240余家,其中国家高新企业40家,截至2022年底园区总税收达到34.7亿元。”戴晔说,无论是从经济还是环境来说,这里各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真正成为一个微碳、宜居、宜业的福地。
继苏通、崇启、沪苏通三座跨江大桥之后,2022年以来,张靖皋长江大桥、海太长江隧道、北沿江高铁、通苏嘉甬高铁等4条过江通道相继开工,加上已被列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崇海通道,“八龙过江”格局已基本成型。此外,与上海合作共建的南通新机场预计今年底开工。交通格局的重塑给崇川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区位红利”,崇川将全面融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都市圈、生活圈。
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央广网发 许丛军 摄)
“考察了长三角的许多城市,最终还是选择落户崇川,主要就是因为这里到上海方便,而且土地、人才等要素成本比较低。”势航科技是一家来自上海的国内车联网头部企业,公司副总经理沈成栋介绍,3年前公司投资5亿元,将上海的生产线整体搬迁到了崇川,下一步将成立新的研发中心,布局新能源行业,总部重心逐步迁移到崇川。
“跨过长江天堑的崇川与上海、苏南的发展契合度越来越高,产业依存性越来越强,每年全区新引进项目近四成来自上海和苏南,超五成企业与上海、苏南企业长期稳定合作。”崇川区委副书记、区长杨万平介绍。
今年3月12日,崇川在上海举办了一场“崇文重商 福地崇川”投资环境推介会,当天有23个项目集中签约。
崇川在上海举行投资环境推介会上的集中签约仪式(央广网发 崇川区委宣传部供图)
目前,崇川跨江“朋友圈”不断扩大,跨江融合纽带不断加强,先后与苏州市姑苏区、相城区,无锡市梁溪区缔结跨江融合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加入了由上海市黄浦区牵头组建的长三角主要城市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联盟。
跨江合作项目成果也不断落地。仅2022年8月,就有两个与上海合作的公共服务平台落地崇川,一个是与上海复旦张江研究院合作建设上海张江研究院南通创新中心;另一个是与上海大学共建的市北生物医药产业研究院,该研究院落地半年多,就成功孵化了3家企业。
“随着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深入实施,崇川站在了利好叠加的风口。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唯有高点定位,挑战自我,才能追赶超越、脱颖而出。”崇川区委书记胡拥军表示,崇川将切实扛起使命担当,不断提升首位度,着眼全省争进位,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崇川新实践。
长江潮涌,五山云起,崇川在新征程上正阔步向前,续写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