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晚,扬州市歌舞剧院出品的“荷花奖”获奖舞剧《朱自清》在南京上演。一个多小时的演出结束时,饰演朱自清的周晨和其他演员们,从一片生机盎然的“绿”中向观众道别。
这抹绿让人浮想联翩。它是朱自清《绿》中,滑滑的明亮着、想张开两臂抱住的闪闪的绿色,它是《春》中,有着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的眼前之春、梦中之春。尽管整部剧的基调顿挫、激越,有时略显压抑,曲终奏雅之时,所传递的却非伤感,而是希望和力量。谢幕完毕,朱自清退隐回一层薄薄的历史之幕背后,台上台下隔幕涌动的,是澎湃的历史接力。
谁不认识朱自清?谁又懂得朱自清?
舞剧《朱自清》别出心裁,把先生的一生剥离出“为人师、为人子、为人父、为人夫、为人杰”五个侧面,在具体的“关系”中再度审视大师。
为人师——“朱自清”有筋骨、有力道的硬朗舞姿,学生们对他一次次热情的“托举”,呼应着中国新文学史上不容忽略的一笔:在清华大学包括西南联大的23年,朱自清开过至少十七门课,讲得最多的是诗,他说“诗人是时代的前驱”。舞台上,一块块黑板快速移动,倏忽拼接出先生“贯通古今、融汇中西”的育人理念。
为人子——熟悉的《背影》变得具象。父子的双人舞,衰败与年轻的身躯相互纠缠,灯光、配乐忽然消失,全场阒然,裸呈于舞台上的,是两代人的隔阂与断裂。
一道旋转的巨型屏障,忽然将父子隔在了两头,完成了精妙的转场,这头是大山般沉默滞涩的父亲,那头是小家庭的欢乐拥挤。而后,这扇屏障如庞大的隐喻,不断切割着时间与空间,令人震撼地调度着历史的不同场景:“三一八”惨案中无辜学生喋血,朱自清与挚友闻一多在浩瀚天空下的美好畅想,他对妻子及家庭的爱与辜负……
一次次并不宁静的转场,是一代人不可言说的“匆匆”。以朱自清的视角为光束,打入一代人历史的与人生的现场,台下黯然神伤,为一代人的命运扼腕,也为“巨人”对时代的承担而心怀敬意。
剧中表现战争的部分极为精彩。残破的身躯,无声的哀嚎,羸弱书生在晦暗时代里的有力与无力,令人泪奔的是最后一幕:学生们手持着书,愤怒激越地群舞,朱自清穿梭其中,指挥家一般,清癯的身影显得高大有力。他手中之物闪闪发亮,一刹那,误以为是一杆枪,而后发现,那竟是一支“笔”——或许比枪更有力量。
让“背影”转身,让朱自清“可以朱自清”——这是记者看完这部舞剧后最大的感动。
长期以来,从《背影》《荷塘月色》到《匆匆》,普通读者们记住了一个感伤自怜、忧郁多思的朱自清,揶揄他对小情小调的反刍,甚至玩弄“橘子梗”,却忽视了个体情思的历史性、社会性,淡忘了他作为新诗拓荒者、现代散文大家的文化贡献,“诗人是时代的前驱”的呼吁,他在闻一多牺牲后“烧毁你自己,遗烬里爆出新中国”的呐喊,以及他的“不为”——毛泽东曾在《别了,司徒雷登》中,称颂其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骨气,提倡书写“朱自清颂”,认为他表现的是我们民族的一种英雄气概。
如何对待朱自清,关乎我们如何回应历史,回应那些采取了不同姿态的历史与精神主体。
谁说“英雄”只有一种样貌?相较于闻一多的振臂一呼、鲁迅的以笔为枪,朱自清在那个时代里并不是最具有声量的战士,但他的呐喊与痛楚,他的浅斟低唱,都构成了另一种有意味的表达。无论方式、姿态的区别,只要是为民族立心、立言、立命的人,都不应被我们忘记。
由舞剧《朱自清》联想到近两年对先生的另外几重“擦亮”。一是2021年出版的《南京百年文学史》,主编张光芒特意提到该书对朱自清的评判“坚持把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融入到对具体文本的细读之中”。余光中说《背影》中作者的几次落泪“未免太多了一些”,甚至称把这篇文章移除出中学课本,一度让许多老师无所适从。《南京百年文学史》坚持不受外部论调的影响,从时代背景、朱自清家庭境遇等方面来理解他和父亲之间的复杂感情,给予名作应得的评价。
另一重“擦亮”是将在浦口火车站矗立的朱自清雕像。据说,“朱自清”的眼神里既有着忧郁和伤感,也有新青年的朝气和激情,被风扬起的围巾、吹动的长袍皱褶,和略耸的右肩。他的沉默与低徊,终于在历史的纷纭浪潮褪去后,恰切地显影在了沙滩上,并仍对我们呢喃着有力的话语。
回想起舞剧《朱自清》中最常出现的一个动作——众人对先生的“托举”。面对那些曾经托举过我们的人,我们是否也应当把他们高高擎起,安放于历史的丰碑上?
图片由扬州市歌舞剧院提供
观众微评>>>
梁元宇 南银法巴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员工
这次单位组织我们青年员工集体观看舞剧《朱自清》,我心潮澎湃,深受先生之“宁廉洁正直以自清”感染:
为人师时,他在踌躇满志的教育理想指导下,践行教育学生该“如何做人”;
为人子时,便是耳熟能详的经典“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为人友时,学术和生活的彼此扶持成就了“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一段佳话;
为人杰时,胸中藏有英雄豪气,宁死“不受嗟来之食”……
匆匆地,他走了,但是“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节仍环绕我们身旁。
MS孟 学生党一枚
以倒叙的手法切入,《朱自清》舞台剧充分呈现了朱自清先生在动荡不安的年代波澜壮阔的一生。舞台剧中,演员的演绎让朱自清先生的人物形象立体而饱满,为人师,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不同角色的他无不令人动容!为文学,为理想,为尊严,为气节,生动鲜活的演绎好似课本中的他与我们跨越时空的对话!结尾幕演员的表演,道具和灯光的配合如点晴之笔,似回顾先生这波折又崇高的一生,让人沉浸其中内心久久不能平复。这是一场致敬先生的演出,将历史中的他、触不可及的他带到大家的视野中来,值得观看和回味!
喵喵 舞蹈鉴赏爱好者
朱自清一生洁身自好,虽致力于新文化运动的民主、自由的建构之中,却极少参与政治活动。他的散文固然以其自身所蕴含的内在张力而具有被无限阐释和记忆的空间。舞剧《朱自清》中最让我感慨的是“为人子”一幕。提笔写下《背影》时,朱自清才真正懂得了那买橘子的“背影”里,燃烧着他父亲那一刻的悲哀、痛苦和忧虑,而那失去母亲的悲哀、那失业赋闲的痛苦、那家境衰败的忧虑,统统融汇为对儿子的“爱”与“望子成龙”的热烈“希望”,这是朱自清时隔八年才懂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