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江苏省中学物理名师工作站研讨会在南师大举行

2023年06月27日 09:43:20 |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6月24日,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共同举办的2023“江苏省中学物理名师工作站”研讨会在仙林校区举行。校党委常委、总会计师任雷鸣,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教师教育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及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部分江苏省物理教育名师,物科院、教师院师生代表等参加此次活动。

  任雷鸣在致辞中向来自全省各地的物理名师表示欢迎,他表示南师大始终牢牢扛起师范教育的大旗,把办好师范教育作为第一职责,持续深化师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服务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

  本次会议是该平台第三次研讨会。物科院党委书记开云主持会议。物科院院长、省中学物理名师工作站站长张力发教授介绍了学院发展情况。南师大复合型硕士层次理科师范专业——“物理+技术教育”专业实验班从2020年开始招生,总体上采取“3+1+2”培养模式:学生前3年依托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强化物理学专业基础,辅修技术教育学科课程;经总体考核与评估后可获得免试推荐攻读研究生的资格,第4年转入教师教育学院,纳入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管理,进行双专业学科素养深度学习与培养;第5-6年进入到教育专业学位的硕士研究生培养阶段。开招以来,每年都吸引了大批优秀的生源。如何办好实验班、走好育人创新路?南师大物科院在学校及多方支持下,谋借力、求合力,建起了物理名师工作站,在教育规律下追求人才的数量与质量、成长的速度和加速度。工作站推出的院(学院)校(中学)联动、名师引领、共同培养的“五个一青蓝工程”项目渐入佳境。五个一是指:从大一结束时启动,“一”对师徒签约,在3年期间,学生参与导师的“一”项教研课题,打磨“一”堂精课,研究制作“一”件实验作品,完成“一”段育人实践任务。中学物理教育英才驻校培育计划则贯穿大三一整学年,每周一天,全程跟岗,实施沉浸式观摩学习、实践训练。

  会上举行了第3期“五个一青蓝工程”的签约仪式。教务处处长潘镇、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解凯彬、物科院副院长吴大建分别为校外导师颁发聘书。新一批校外导师与2022级双硕班学生一对一签署“五个一青蓝工程”项目约定书。

  2020级学生代表孙昀同学与大家分享驻校培育期间的收获。2022级韩以恒同学作为新徒拜师代表,做了表态发言。

  驻校导师代表分享了驻校培育期间的经验和体会。南京市第九中学陈俊老师认为,中学物理教育英才驻校培育计划让实验班的师范生每周一天跟岗研修实训,这种沉浸式育人模式有别于见习、实习,是极有意义的创新之举。回归真教育,面对真问题、实情景、活对象,有效解决了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问题。师范生更加明确学习的意义和未来的规划,中学的专业教师和管理团队在帮带的过程中也得到促进和提升。南师大附校王涛老师表示,在指导过程中体悟良多:目标引领拓展了驻校生的发展空间,主题研修搭建了驻校生的研修平台,指导反思提升了驻校生的教育理念,联合共建促进了区域教育的共同繁荣。

  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名师工作站站长汪明教授为大家作题为“苏轼诗词与物理批判性思维”的报告。他引用苏轼的《水调歌头》,带领大家逐句分析诗词背后的物理知识。报告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发人深思,同学们增长了学识、启发了思路。

  常言道:名师出高徒。工作站平台下,一批批名师担起了育人创新实践的担子。目前看来,“五个一青蓝工程”和中学物理教育英才驻校培育计划,都得以很好推进,沉浸式的研训学习模式基本实现了高校满意、中学满意、导师满意、学生满意。有平台、有名师、有机制、有落实,复合型师资培养,高进优出,未来可期。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