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记者/唐宝妍)7月3日,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人才工作新闻发布会在南京举行。会议通报了全省人社系统推进人才工作进展情况。今年上半年,江苏新增专业技术人才30.6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11.48万人,人才总量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党组成员顾潮介绍,今年以来,全省人社系统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新时代人才工作决策部署,做优做强人才“引、育、评、用、服”全链条保障,推进人才政策集成改革、人才要素加速集聚、人才服务持续优化、人才工作整体重塑,有力助推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总体来看,上半年人才工作主要呈现五个方面特点:
一是卓越博士后培养成效明显。发布2023年度卓越博士后计划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揭榜领题榜单,遴选产生897名卓越博士后,新增进站博士后2160人,在站博士后达到1.16万人。高质量推进企业博士后载体建设,新建50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新设站数位居全国第一。累计建成各类博士后载体1550家,其中博士后流动站302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38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510家,总量位居全国前列。
据了解,2023年度江苏省卓越博士后计划遴选工作突出贴近市场主体,贴近科研一线,严格人选质量,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128名优秀博士后以揭榜领题方式成功揭榜;96.8%的拟资助对象研究方向与江苏16个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相关联,企业博士后入选数是去年的136%;15.2%分布在国家重点实验室、21%参与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17.4%博士毕业于世界前100强高校;近三成拟资助对象集聚在生物医药集群。
二是卓越工程师赋能产业发展。依托数字经济卓越工程师继续教育基地,会同省工信厅创新实施数字经济卓越工程师培育项目,定向培训600名数字经济卓越工程师,全省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培训达到30.84万人次。
近期,人社部门还将调整优化资金结构,通过举办专业技术人才高级研修班的形式,每年重点培养1000名数字经济卓越工程师,支持东南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对卓越工程师学院培养的人才直接认定中级职称,打通卓越工程师供需对接“最后一公里”。
三是海内外人才集聚效应显现。全省共组织66场海内外招才引智专项活动。新建16个“江苏省留学人员之家”,累计建成90个省级以上留创园和42个省级留创示范基地,打造江苏人才服务云平台海外人才专区,全省新增留学回国创新创业人员6646人。
为更好推动长三角地区留学回国人才交流合作、资源共享、品牌共建,7月10日-11日,江苏、上海、安徽两省一市人社厅(局)还将在苏州联合举办长三角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发展大会暨首届江苏省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大赛,进一步促进项目、产业、机构、资本“四对接”,助力留学人才“留学有成 回国创成”。
四是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加强。创新就业培训上岗率、职工培训稳岗率、创业培训合格率等质量评估体系(今年当期的就业培训上岗率41%、职工培训稳岗率89%、创业培训合格率95%),启动实施职业技能培训赋能专项行动、制造业技能根基工程和青年群体专项职业技能培训计划,上半年新建省级高技能人才专项公共实训基地10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0个,开展各类补贴性培训46.99万人次。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据了解,7月15日-21日,省人社厅还将以“数字引领、技创未来”为主题,在盐城举办集技能展示展演、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教师职业能力大赛、学生创业创新大赛、专家讲座、“智改数转”师资研修、招生宣传于一体的首届江苏青年技能周活动。技能周期间,江苏还将在全国率先发布首个省级技工院校就业质量白皮书。
五是人才成长发展生态更加优化。加快人才服务数字化转型,上线运行人才服务云平台2.0版本,与31所“双一流”高校共建高校联盟对接专区,将24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引入人才引进旗舰店,与18家金融机构共建金融服务专区,打造专家、博士后、高校毕业生等12个特色服务专区,提供人才相关服务事项294个,今年以来办件总量达122.8万件,为1.1万家招聘单位实时发布招聘岗位5万个。
此外,为适应“智慧培训”“终身培训”需求,江苏省职业技能培训评价服务云平台即江苏工匠课堂将于8月份正式上线。运行后,江苏工匠课堂将与省就业运行监测分析系统有效融通,纵向与人社部、各市县数据联通,同时与全省的创业孵化园、相关产业服务园区链接,实现“一网培训、一网比对、一网归集、一网统计”等培训服务功能,建立线上线下培训过程和结果全流程监管机制,打造线上与线下、远程与现场、理论与实操、培训评价与就业创业紧密结合的培训工作体系。
下一步,江苏将继续聚焦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对接国家和省高层次人才专项支持计划,创新实施“十百千万”人才计划,为“四个走在前”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重点推进五个“百”工程,即“百川归海”的人才招引工程、“百花齐放”的人才培养工程、“百计千谋”的人才攻关工程、“百舸争流”的人才评价工程、“百分满意就在身边”的人才服务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