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次,我们热泪盈眶,因一片片湛蓝的天空;
多少次,我们欢欣鼓舞,因一弯弯荡漾的碧水;
多少次,我们精神振奋,因一垄垄广袤的净土;
却不曾知晓,“濯污扬清,只此青蓝”的攻坚战场上,还有一群惟一惟精求“核”谐的人们。
她是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三八红旗手、最美基层环保人,王利华,曾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响亮的名字寄托了父母的期望:做一个利国利民的有用之人。她扎根实验室,从事辐射环境监测工作,一干就是22年。环境中的放射性核素含量微乎其微,样品采集量大,实验分析步骤多、流程长,稍有闪失就得从头再来,加班加点、通宵达旦那是常态。每当被问到:“时间长了,你不觉得枯燥吗?”她总是笑着说:“每一个化学反应、每一个监测数据,都是样品在说话,诉说着环境状况的变化,报告着环境质量的好坏,环境监测是鲜活的,生动的。”在她的心中,数据的真实准确是环境监测人员的职责所在和原则底线,她曾因为一个分析步骤没有出现标准方法描述的褐色沉淀,连续半个月守在实验室,一遍遍复测排查,不远千里请教行业专家,直到查出原因、直到改进方法、直到确保数据准确有效。每年上万个监测数据,她都说得清清楚楚,却唯独说不清下班的时间。每当加班回家看到儿子熟睡的脸庞和冰箱上的留言条,她总会心生愧疚;于是她暗自决定,无论多晚到家,无论多么劳累,第二天都要早起,亲手为儿子做一顿可口的早餐。额前的银丝一染再染,默默的付出日复一日,只因心中那份对辐射环保事业的挚爱,无私且深沉!
他是全省生态环境系统污染防治攻坚标兵,韦正。精准执法,有力监管,总能在一个个夜查现场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并消除辐射安全风险隐患。
他是全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最美基层环保人,周程。专业自信,坚定执着,带领团队在全国率先检测出日本福岛核事故排放的极微量放射性核素。
她是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巾帼建功标兵,张蕊雪。一手策划并打造了全国第一个核与辐射科普宣传品牌“核辐社”,一步步把核安全文化从行业引向公众。
他(她)不是某个人,而是一个刚过而立、日趋成熟的年轻集体,是肩负重任的核与辐射安全守护者,是生态环保铁军不可或缺的一员。
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核安全文化根植人心,“黄泥天”变成“水晶蓝”,微笑天使逐浪长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花结果,美丽江苏如此多娇!
新时代新征程,全省生态环境系统“万人之师”将永葆铁军本色,团结向善、勇毅向上,奋力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江苏现代化建设崭新篇章!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查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