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旺了,经济才会是一池活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今年1—5月份,徐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19.79亿元,同比增长13.9%,居全省第三位,同比高于全省2.5个百分点。折射出徐州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和活力。
在“扩内需、促消费”的大背景下,徐州如何更大力度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深入挖掘新的消费增长点、推动消费升级?“围绕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全国新零售标杆城市,统筹抓好扩大服务消费、提振大宗消费、拓展新兴消费、吸引周边消费等,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持续推动和扩大消费。”徐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文旅消费促进活动引流周边消费
“有伏羊节带动人气,7月中旬以来食客明显增多。”7月15日中午12点,民富园小区东侧的一家羊肉馆已经座无虚席。负责人沈先生告诉记者,自7月10日彭祖伏羊节开幕,饭店也应时推出了伏羊特色菜品和促销活动,一周以来,营业额已超过6月份全月。
徐州的传统食俗伏羊节,每年备受市民关注,今年夏天正值餐饮消费回暖期,伏羊节活动的举办,极大提振了餐饮消费。
今年是第二十届中国彭祖伏羊节,走过20年历程,今年伏羊节有哪些亮点?据了解,此次首次公开发布了伏羊节LOGO、吉祥物、IP主题形象及以汉字为主题元素的海报,更加凸显活动年轻态;并且,“伏羊、福羊,美食+旅游,好吃+好玩”的伏羊节主题,提出“全民共享伏羊节”的理念,也更接地气。作为徐州打造的“徐州味 旅游季”文旅品牌中的关键环节,伏羊节依托美食旅游消费,拉长文旅商产业链,成为展现城市内涵底蕴的文化符号,让这一食俗文化传播得更广更远。
“大块吃羊肉、大碗喝羊肉汤,吃得过瘾,更感受了徐州文化!”7月15日,来自上海的邹先生带着家人第一次来徐州体验伏羊节,在云龙湖弘阳广场伏羊节分会场,他被眼前热闹非凡的活动场面所震撼。“在上海,人们多是冬天吃羊肉。没想到在徐州,在最热的三伏天人们大口吃羊肉,吃出了徐州特色,味道也的确不错。”邹先生对徐州羊肉赞不绝口。
据美团大数据监测,今年彭祖伏羊节开幕以来,外地游客消费占比24%,徐州市4000余家以羊肉为主的饭店全部爆满,不少品牌羊肉饭店一桌难求。其中,开幕式当天,老东门街区现场人流量超1.5万人次,餐饮及文创产品等各类消费170余万元;7月3日至9日,七百岁羊汤馆等重点监测的9家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416.89万元,同比增长51.43%。
“受彭祖伏羊节影响,在苏鲁豫皖接壤地区,都掀起一股伏羊热,充分达到了‘借节造势,促进消费’的目的,增强了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徐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徐州重视文化和旅游消费工作,出台一系列政策,并通过打造新场景、增加新供给、开展新服务,精心组织配套活动,挖掘本地特色文旅资源,进而带旺文旅消费,带动经济发展,吸引外地游客,成为徐州挖掘消费增长潜力的务实举措之一。
华灯初上,灯光璀璨。7月6日晚,以“汉文化 徐州味 烟火气 时尚潮”为主题的徐州之夜——徐州味·旅游季(暑期档)活动,在贾汪区潘安湖神农码头启幕。启动仪式上发布了六大美食旅游线路、消费优惠政策及“徐州十二夜”活动等相关文旅信息,用“美食+旅游”文旅消费新模式,吸引八方游客来徐品尝美食、旅游观光。
“徐州之夜”项目是淮海经济区首家沉浸式特色文旅街区,以汉文化为背景,集璀璨灯光、精彩演绎、各地美食、现代科技、非遗文化等元素于一体,让消费者在“吃喝玩乐游娱”中,体验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兼具文化底蕴与时尚潮流的文旅消费新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此次的‘徐州之夜’特色项目精心打造的旅游产品令人耳目一新,为徐州夜经济注入了别样的文化活力。”来自济宁的市民赵先生说。
城市亮起来、文旅热起来、消费旺起来。近年来,徐州文旅消费不断续写新篇——陆续上新了徐州九顶山野生动物园、徐州欧乐堡海洋极地世界、徐州方特乐园等多个重大文旅项目;与此同时,陆续推出“淮海新消费”、“彭祖伏羊节”、汉文化旅游节等重点消费活动,徐州文旅消费不断升温,人气兴旺,持续提升城市消费活力,进一步促进了消费回暖。
大宗消费回暖激发消费动能
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是徐州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合计占全市限上商品零售额的三成以上。提振大宗消费,不仅有利于产业发展、满足消费者的美好生活需要,也是关乎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如今每逢周末,在徐州利星行奔驰、徐州万邦金通汽车销售公司、徐州星奥汽车销售公司等车企,络绎不绝的消费者,不断增长的销售量,彰显了徐州消费市场的强大潜力。
来自市商务局的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徐州汽车消费市场热度持续升温。1—5月份,汽车、石油及制品等出行类消费增速较快,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延续高增长态势、增长116.5%。其中4月份,徐州10家重点汽车销售企业累计销售额2.9亿元,同比增长40.5%,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销售增幅在1倍以上。
“近年来,市民对新能源纯电、混动车型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当前新能源车型销售量可占三成左右。”徐州利星行奔驰市场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和利星行奔驰一样,徐州不少车企表示,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在逐月提升。
为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徐州腾势公司(比亚迪)法人、总经理杨京认为,充电问题是影响电动汽车销售的一大难题,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站及家用充电桩的安装问题亟需改善。
对此,记者从市供电部门了解到,徐州正加紧推进充电桩建设,将尽快完善相关基础设施。按照规划,到2025年国网集团将规划建设4.1万个充电桩,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问题将有效得到改善。这一举措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销售。
“要进一步增加汽车消费,应用足用好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二手车销售减征增值税、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等阶段性政策,推动消费扩量提质。”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侯立松认为,促进汽车消费,一方面要优化汽车使用环境,在扩建停车设施、缓解交通拥堵、降低使用成本等方面发力;另一方面要加快产品更新、创新步伐,以智能化、定制化、健康化、服务化、时尚化产品为方向,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满足消费者不断升级的需求,营造“敢买、愿买、爱买”的消费环境。
新场景拓展消费新空间
7月14日傍晚,市民花女士下班后来到位于中心商圈的金鹰百货,和闺蜜一起逛街。她们在设有智能化停车系统的地下停车场停好车,便来到金鹰B座餐饮区排队候餐。“商场支持停车场电子收费、无感支付,减少了人工收费、排队等候的时间;餐饮区设置有机器人引导就餐、网上排队候餐、手机扫码点餐等,通过科技手段极大地提升了顾客的服务体验。”花女士满意地说。
这是徐州加快智慧商圈建设的普通一幕。
2021年8月,商务部推出《城市商圈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提出将推动科技赋能,加快商圈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发展智慧商圈、智慧街区。
目前在徐州中心商圈,不少商贸企业围绕线上平台开发、信息集成、导流推介等智慧商圈建设内容,正在打造从引流入圈到商圈停留,再到离场触达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智慧化的消费场景,不断提升徐州商业线下的丰富度、便利度和消费者满意度。
在与淮海路毗邻的大同街上,老同昌、三珍斋、彭城饭店等老店铺都汇集于此。“我们正对历史文物徐州钟鼓楼加强亮化、美化,打造一系列沉浸式体验新场景,培育和打造高品质历史文化街区,让老街区焕发新魅力。”云龙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围绕中心商圈提档升级,云龙区积极打造大同街历史文化街区。通过引进一批品牌餐饮,新建历史文化长廊,升级老街区公共配套设施、增加景观,美化、亮化街区等做法,将大同街打造成智慧化、数字化街区,让“新”“老”字号互相成就,促进消费升级。
智慧商圈、老字号街区、特色步行街……近年来,徐州积极打造一批消费新场景、新模式,通过对传统消费场景的有效延伸,以及对消费升级新需求的主动呼应,拓展了消费新空间,激发了人们消费热情,为消费市场注入了新活力,带动了消费的持续火热。
今年,徐州明确了促消费的工作主线,即实施消费提档升级行动,本土品牌孵化行动以及创新产业培育行动,继续开展“淮海新消费”系列活动,进一步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和建设。
“要多管齐下扩大有效需求,营造百姓消费兴奋点,更好释放消费潜力。”下一步,徐州将通过开展消费促进活动、打造消费新热点、完善消费环境等举措,进一步挖掘消费增长潜力,持续推动和扩大消费,建设立足淮海经济区的现代化、开放型区域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使消费成为徐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