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全国绿色铸锻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在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举行,邓建军工匠学院同步揭牌。这也为不断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推进普职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动力源泉和人才支撑。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劳动学会会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杨志明表示,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底色,需要一大批高技能人才的支撑发展,需要一批优秀工匠学院的协同发展,需要数字赋能人力资源的创新发展。加快数字赋能工匠学院顺势而进,高技能人才开发在数字化转型中“数”起“云”涌适逢其时。
记者了解到,作为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直属学院,邓建军工匠学院以“选拔优秀生源、整合优质资源、创新培养模式、打造创新型拔尖人才”为办学思路,以“专业交叉融合育人、创新驱动全员育人、资源共享协同育人、双轮联动文化育人”为育人模式,以培养具备较强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善协作的高素质工匠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该校杰出校友、全国劳模邓建军任学院名誉院长。
邓建军工匠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岗位创新为导向,以“工匠精神培育”与“感恩知责教育”双轮联动的学校文化作为载体,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通过聚焦高精尖人才与高技能人才培养、职工技术技能水平提升和职工技术创新,为社会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素质劳动者大军。邓建军工匠学院组建了由同济大学工业4.0学习工厂副主任、博士生导师陈云教授团队、中国科学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专家、企业工程师和校内教师组成的教师团队,同时聘任一批劳模工匠、技术能手为行业导师,通过师徒结对帮带指导等形式,充分发挥劳模工匠的传、帮、带作用,促进学生快速、健康成长,锻造更多的卓越“现场工程师”,助力常州新能源之都建设。
江苏省总工会副主席(兼职)、全国劳动模范邓建军表示,工匠学院将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夯实“里子”,厚植“工匠精神”文化基因。以工匠学院为平台,多样化营造工匠文化场域,多元化构建实践基地,多维化锤炼专业技能,助力青年学子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养成心无旁骛坚定“择一事终一生”的专注,久久为功牢固“干一行钻一行”的坚韧,精益求精保持“偏毫厘不敢安”的严谨,守正创新增强“千万锤成一器”的信心。二是搭好“台子”,构建“政行企校”联动机制。聚焦常州市“532”发展战略,与“新能源之都”建设目标精准对接,深入探索高职院校工匠学院建设有效路径。坚持“以产引教、以产定教、以产改教、以产促教”,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协调匹配教育供给与人才需求,整合优势资源,打造党建引领,政府、行业、企业与学校四方协同一体化育人的命运共同体,把工匠学院打造成为弘扬工匠精神的主阵地、培养工匠人才的主战场、创新创造和成果转化的主平台。三是铺好“路子”,探索“拔尖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学院人才培养,及时把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引入教育教学。聚合工匠人才、劳动模范等高技能人才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链接企业实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等平台,落实在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和生产一线锻炼人才。打造一批核心课程、优质教材、教师团队和实践项目,探索卓越现场工程师“全生命周期”培养模式,适时改革、大胆突破,持续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全国绿色铸锻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由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恒立液压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牵头,首批成员单位包括常州大学、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等17所职业院校、高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机械总院集团江苏分院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科研院所。会上,为邓建军工匠学院名誉院长邓建军和刘源等10名劳模工匠颁发讲师聘书,为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7家共同体理事长单位颁发证书。
(来源:江苏广电常州中心站/谢博涵 通讯员/吴文龙 李颖 编辑/徐金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