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苏州市经济运行情况

2023年07月25日 17:19:57 | 来源:苏州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2023年上半年苏州市经济运行情况

  上半年,苏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内外部环境挑战,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出台实施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牢牢把握经济恢复窗口期,加快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二季度,主要经济指标与一季度相比明显改善,环比增速逐月提升,生产需求逐步恢复,积极因素明显增多,上半年全市经济呈现整体恢复,稳中有进态势。

  根据省统计局统一核算,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458.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7%,比一季度提高2.8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7.1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5069.0亿元,增长4.1%;第三产业增加值6322.3亿元,增长5.2%。

  夏粮生产喜获丰收

  农业生产形势平稳

  上半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0.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3.3%。夏粮生产喜获丰收,夏粮总产量26.87万吨,增长6.8%。夏粮播种面积、总产量、亩产同比均实现增长。6月末,全市生猪存栏20.22万头,增长9.5%。上半年生猪出栏13.41万头,增长25.7%。猪牛羊禽肉产量1.21万吨,增长24.7%,其中猪肉产量1.09万吨,增长30.6%。蔬菜产量100.44万吨,增长3.8%。水产品产量6.32万吨,增长1.7%。

  工业生产提质增效

  装备制造有力拉动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比一季度提高6.8个百分点。工业35个大类行业中,29个行业产值增速比一季度加快,行业回升面达82.9%。近六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增速超过一季度。从重点行业看,上半年全市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6910.4亿元,同比增长9.3%。其中,汽车制造业受新能源汽车需求带动,产值增长15.6%。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受市场需求回升,在手订单增加等因素影响,产值分别增长10.9%、10.3%,比一季度分别提高4.9、5.8个百分点。上半年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智能手机、智能电视、光纤等高端装备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类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0.8%、35.2%、17.1%、14.8%。

  服务业快速增长

  接触性服务业加快复苏

  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比一季度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3.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8%。

  交通运输恢复向好。上半年全市公路水路客运周转量、货运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13%、19.1%,分别比一季度提高7和21.4个百分点。全市快递业务量11.9亿件,增长9%,实现快递业务收入126.0亿元,增长14.6%,增速比一季度分别加快8.6、8.8个百分点。

  受假期旅游热潮带动,上半年全市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32.3%,实现旅游总收入增长127%。接触性服务业发展向好。1~5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8.2%,比一季度提高5.5个百分点。其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教育,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71.4%、24.7%、23.0%。

  产业项目投资加快

  基础设施投资占比提升

  上半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68.4亿元,同比增长5.9%,比一季度提高1.7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7亿元,增长18.2%;第二产业投资907亿元,增长11.6%,其中工业投资906.8亿元,增长12%,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2258.8亿元,增长3.8%。

  上半年全市完成产业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5.9%,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0个百分点。新兴产业完成投资908.2亿元,同比增长13.8%,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7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软件和集成电路完成投资分别增长66.4%、26%、21.5%、20.8%。轨道交通、电网扩容、通信工程等基建项目扎实推进。上半年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1.2%,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2.9%,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4.8%。

  新兴动能引领发展

  结构调整释放发展动力

  上半年全市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8.8%,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2.9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9.1%,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7.5%。高技术产业投资为先进制造业提质增效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上半年,全市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增速比一季度提高2.4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对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61.1%。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1209.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3.7%,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加速融合,高技术服务业加快发展。1~5月,全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2.8%、17.6%,比一季度分别提高2.1、7.9个百分点,合计拉动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5.3个百分点。

  消费市场持续回暖

  网络零售增长加快

  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60.3亿元,同比增长10.9%,比一季度提高7.3个百分点。其中批发零售业零售额4274.9亿元,增长9.7%;住宿餐饮业零售额385.4亿元,增长26.5%。汽车消费需求稳步释放。上半年全市限上单位实现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2.4%,比一季度提高20.9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56.9%。升级类商品消费增势良好。上半年全市限上单位化妆品类、文化办公用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和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增长45.5%,比一季度提升14.1个百分点。消费新业态展现较强活力,上半年全市限上批零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增长15.7%,比一季度提升11.7个百分点;限上批零业互联网零售额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11.0%,比一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

  金融信贷平稳增长

  市场主体不断壮大

  上半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7%,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0.6%,比去年全年提高1.3个百分点。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52949亿元,比年初增长11.6%;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51439.4亿元,比年初增长9.1%,其中制造业本外币贷款余额10090.4亿元,比年初增长19.4%。

  上半年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5.56万户,同比增长16.8%,其中新登记企业5.36万户,增长10.0%。截至6月末,全市拥有各类市场主体291.55万户。上半年,全市新增境内上市公司7家,截止6月末,全市境内外上市公司共247家,其中境内上市公司204家,数量居全国第五位。上半年全市实际使用外资61.3亿美元,同比增长7.3%。其中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27.1亿美元,增长49.1%。

  居民收入稳步提高

  物价水平保持稳定

  上半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576元,同比增长4.9%,比一季度提高1.4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358元,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48元,增长5.8%,增速分别比一季度提升1.4和1.1个百分点。

  上半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0.6%,八大类消费品价格“七升一降”,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1.8%,衣着类价格上涨2.2%,居住类价格上涨0.7%,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7%,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上涨0.7%,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5.4%,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3.6%,交通通信类价格下降5%。6月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0.1%。

  总的来看,二季度以来全市经济稳中向好态势显现,产业基本面不断改善,经济运行的积极因素不断积累。但也要看到,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当前经济持续恢复的基础还不稳固。下阶段,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抓项目、抢订单、促消费、增动力,大力推进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加快重大产业项目投产竣工,全力稳定外贸基本盘,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拼抢下半年,决战全年胜,以实干实绩继续推动苏州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苏州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苏州调查队

  2023年7月25日

  附注:

  (1)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分类项目、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2)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范围是:从事商品零售活动或提供餐饮服务的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网上零售额是指通过公共网络交易平台(包括自建网站和第三方平台)实现的商品和服务零售额之和。商品和服务包括实物商品和非实物商品(如虚拟商品、服务类商品等)。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括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不包括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4)水产品产量数据来源于市农业农村局;客运周转量、货运周转量数据来源于市交通运输局;快递数据来源于市邮政管理局;旅游数据来源于市文广旅局;金融机构存贷款数据来源于人民银行苏州中心支行;市场主体数据来源于市行政审批局;上市公司数据来源于市金融监管局;实际使用外资数据来源于市商务局;夏粮、生猪存栏出栏、猪牛羊禽肉产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苏州调查队;其他数据均来源于市统计局。

  (5)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来源:苏州统计)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