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 sol la fa mi
re—
即便是不太懂音乐的禧宝,听到这段旋律,也能立刻想到阿炳和《二泉映月》。
阿炳,不仅仅是一个名字,阿炳的音乐,不仅仅是一曲曲经典的旋律。
平凡成就伟大,阿炳用一生与黑暗抗争,从不放弃希望,迸发出永恒的艺术生命力。
阿炳
(1893年8月17日—1950年12月4日)
是中国民间音乐家,享有世界声誉的音乐大师。他创作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已经成为人类音乐宝库中的不朽经典。
8月17日是阿炳的诞辰,让我们重温他的优秀作品,走进他的旧居,聆听他的故事,感受这位大师跌宕起伏的一生,也通过阿炳深入了解“民乐之乡”无锡。
天赋极高,一生坎坷
阿炳的父亲是无锡城中三清殿道观雷尊殿的当家人,自身擅长音乐创作。阿炳音乐天赋极高,从小学习鼓、笛、二胡、琵琶等乐器,积累了多样化、高标准的音乐素养,12岁时已能独自演奏多种乐器,他一生创作和演出过270多首民间乐曲。
阿炳生活的时代动荡不休,社会底层人民生活挣扎,阿炳个人也从人所推崇的“小天师”,因眼疾失明而成为失去谋生主业的街头卖艺人。也正是这样的生活背景,造就了《二泉映月》的悲惋绝叹。
优秀作品
一泓悲愁映泉月,余音绕梁犹未绝。
经典名曲《二泉映月》名扬中华,声震世界,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曾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是中国民间器乐创作曲目中的瑰宝之一。
创作过程回顾
1950年暑假,中央音乐学院师生为了发掘、研究和保存民间音乐,委托杨荫浏教授等专程到无锡,找到阿炳录制二胡曲和琵琶曲。
9月20日,杨荫浏正式为阿炳录音,阿炳演奏一首二胡曲一气呵成,中间没有任何瑕疵。
阿炳给它初起名《二泉印月》,杨荫浏认为“印”仿佛有复制抄袭之意,不如“映”,阿炳同意后,遂定名为《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究竟有多牛?
●1951年,天津人民广播电台首次播放《二泉映月》。
●毛泽东主席在20世纪50年代初于上海听了二胡曲《二泉映月》后,评价说:“它具有浓郁的民间风味,很好,要发扬光大之。”
●周恩来总理也十分欣赏这首乐曲,指示有关部门灌制专门唱片,当作珍贵礼品赠给来访的国际友人。1959年国庆十周年,中国对外文化协会将《二泉映月》制成唱片,赠予国际友人。
●1978年,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应邀来中国,在中央音乐学院专门聆听了《二泉映月》,感动得热泪盈眶。
●1985年美国评出了10首最受西方人欢迎的流行乐曲,《二泉映月》名列榜首。
●1997年,《二泉映月》被列入联合国《世界记忆名录》。
●2007年,我国发射第一颗绕月人造卫星“嫦娥一号”,搭载了30首经典名曲,《二泉映月》名列其中。
其他经典曲目(部分)
《听松》
华彦钧 曲
《听松》是华彦钧创作的二胡独奏曲。全曲气魄豪迈,刚劲有力,堪称音乐珍品。
《龙船》
华彦钧 曲
《龙船》是华彦钧根据民间流行曲调改编而成的,乐曲描写人们在端午节龙舟竞渡时的欢乐情景。
《昭君出塞》
华彦钧 曲
琵琶曲《昭君出塞》据阿炳所述是由父亲华雪梅所授。乐曲描绘了昭君出塞这一历史事件和王昭君的复杂心情。
《大浪淘沙》
华彦钧 曲
《大浪淘沙》表现了阿炳对不平人世的无限感慨及对命运的态度。
到无锡这些地方走近阿炳。
阿炳故居
阿炳故居,即为原雷尊殿道观,位于市中心崇安寺二泉映月广场旁。
平房为硬山顶,约20平方米,现仍保持着原状。这里,1994年批准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批准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阿炳祖居陈列展示馆
走一段白墙黛瓦,寻一方古朴庭院,走到东亭街道春潮路与资景南路交叉口西南侧,你会发现,阿炳祖居陈列展示馆正隐于此地。
前院有小阿炳与婶娘的雕塑,复原了阿炳童年时期的生活场景。
客堂正中悬挂着阿炳画像,东、西两壁分别为当代名人纪念、赞扬阿炳及其词曲的题词。东间是阿炳的生平展室,再现了他坎坷传奇的一生。此外还有西间、灶间、杂物间、后院等。
华彦钧(阿炳)墓
华彦钧(阿炳)墓位于锡惠公园惠山东麓的映山湖畔。1950年12月阿炳病逝后,葬于无锡西郊璨山脚下。1979年5月,墓地遭毁,由无锡市博物馆原地拾骨,1983年迁葬于此。
墓地面积700余平方米,主体由墓墙和翼墙组成,状如音乐台,墓碑由杨荫浏(1899~1984年)书。杨荫浏,中国民族音乐的奠基人与开创者之一,与阿炳有过较深的交往。
墓前阿炳铜像,由著名雕塑家钱绍武塑。
“民乐之乡”无锡
不止是阿炳,许多民乐大师都出自无锡,无锡民乐在全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民乐的影响,深深植根于无锡的群众土壤中,为无锡增添了厚重的人文情怀,也成为了无锡的特色文化名片。
▲ 2020 年成立的无锡民族乐团
刘天华:改进国乐的一代宗师
刘天华(1895—1932),被称为中国近代民族音乐一代宗师和二胡鼻祖。与其哥哥刘半农、弟弟刘北茂被冰心誉为“刘氏三杰、江阴之光”。
刘天华二胡曲《光明行》,是二胡十大名曲之一。“因外人多谓我国音乐萎靡不振,故写此曲以证其误。”这是刘天华在北京育英中学礼堂二胡、琵琶独奏音乐会上对节目单上《光明行》一曲的说明。
▲《光明行》工尺谱手稿
刘天华一生致力于改进国乐,不仅改善了中国民族音乐在世界乐坛上的地位,更为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开创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他开拓创新、进取向上的精神情怀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国乐人,江阴作为刘天华的故乡,更是重视民乐的传承与发展,从2011年起,江阴便在全市范围内广泛推动二胡进校园,11年来,全市20所小学开办了二胡班,累计培养了上万名二胡小学员。
郑觐文:振兴民乐、培养人才
民族音乐家、古琴家江阴人郑觐文(1872—1935)是一位近现代在国乐界影响深远的大家。他创办乐会、著书立说、改革乐器、探索民族乐队组合形式、整理古曲并改编创新,培养了一大批国乐演奏家。
他擅琵琶、丝竹,以古琴为最精,所弹《秋鸿》、《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别有韵味。
1920年,郑觐文为振兴民族音乐、培养国乐人才,在上海创立了“大同乐会”,亲任“大同乐会”乐务主任并教授古琴。大同乐会致力发掘传统器乐,仿制恢复了不少古乐器,并首创了32人的民族管弦乐队,著名的民族管弦乐《春江花月夜》就是郑定名并由该团首演的。
他还著有《中国音乐史》等著作。
▲郑觐文《中国音乐史》手稿
卫仲乐: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音乐
民乐家、琵琶演奏家卫仲乐(1909—1998)原籍无锡,从小爱好音乐。后进入大同乐会师从郑觐文学习古琴,从汪昱庭学习琵琶,上世纪30年代,他在上海举办音乐会,技惊四座。1935年接替郑觐文任大同乐会乐务主任。
几年后,卫仲乐第一次在美国登台演奏琵琶曲《十面埋伏》,评论家将他与小提琴之王克莱斯勒、梅纽因相媲美。纽约电视台请他上电视台演奏古琴这一神秘古老的中国传统音乐,成为第一个登上美国电视的中国人。卫仲乐还在美国录制了唱片,成为美国音乐家研究中国音乐的必备资料。
回国后,卫仲乐与古琴家许光毅等人创办了“中国管弦乐队”,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国乐团体。
▲醉渔唱晚(古琴谱、卫仲乐演奏版)
华秋苹:首印琵琶谱 开创无锡派
清代的琵琶家无锡人华秋苹(1784—1895)是琵琶史上享有极高声誉的人物。
清代琵琶分南北两派:“燕京正声”和“武林逸韵”。华秋苹感于南北之分,编辑成《琵琶谱》三卷,于嘉庆24年刊印,这是中国第一部正式出版的琵琶谱集,共收62曲,大曲6套。
华秋苹还参照古琴减字谱制定了琵琶指法记谱系统,集南北两派之大成,对后世琵琶的普及和流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他集南北两大流派之长创立了“无锡派”琵琶,成为琵琶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华秋苹《琵琶谱》
……
无锡的乐脉亘古亘今,有着悠久的传统,无锡的音乐家如群星璀璨,他们扎根在传统音乐的土壤中,培养新生、积极创作,为中华民族音乐事业的继承和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今日,纪念阿炳诞辰130周年,向历史中的卓越音乐家致敬,也祝愿无锡民乐文化继续昌盛。
(来源:锡山发布、江南晚报、无锡百草园书店、无锡史志、江阴发布、文明江阴、无锡市文广旅游局、@半夏也许不微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