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2023年8月24日,扬州首部科技领域立法——《扬州市产业科创促进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提交扬州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绿扬金凤”人才计划、G328产业科创走廊、航空科技瘦西湖实验室等品牌性、标志性工程出现在《条例(草案)》中。常委会组成人员表示,未来《条例(草案)》的最终出台,必将为扬州“科创名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治“跑道”。
摄影 刘江瑞
高站位
扬州首部科技领域立法
2021年10月22日,扬州市第八次党代会确立了“聚焦‘三个名城’,争做‘三个示范’,在现代化新征程上把‘好地方’扬州建设得好上加好越来越好”的奋斗目标,产业科创名城排在首位。
党委中心工作在哪里,人大工作职能作用就发挥到哪里。2022年11月21日,扬州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主任会议确定,将《扬州市产业科创促进条例》列为2023年立法制定项目。这部条例也将成为该市首部科技领域立法。
“为谁创新?谁来创新?创新什么?如何创新?”“四个问题”始终萦绕在立法小组成员们的脑间、心头。目前扬州全市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7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近3000家,2022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1.2%,每万名从业人员中研发人员预计突破160人,扬州跻身全国创新型城市前30强、长三角41座城市创新生态指数前10强。
扬州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扬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勤表示,扬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三个名城”,第一个就是“产业科创名城”。“市人大对产业科创促进条例如此重视,体现的是市人大在服务中心大局中的‘硬核’担当,这是我们科技型企业非常期盼的一部法规。”
8月23日,在扬州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全体会议上,该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主任沈宏跃向大会宣读审查报告:“扬州市人大常委会调整立法计划,将《条例(草案)》初审时间由既定的10月提前至8月,加速产业科创促进条例制定步伐,当年调研,当年制定,争取当年表决,希望跑出扬州地方立法的新速度,助力地方产业科创名城建设。”
出精品
7章7条,充满扬州特色
“市委、市政府已基本确定6群13链的产业体系,建议对第六条产业准确分类,精炼表述。” 7月28日上午,《条例(草案)》一审调研座谈会紧锣密鼓召开。
“针对问题立法、立法解决问题。希望大家提意见奔着问题来,谈问题、谈对策。”扬州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副主任冯雪明鼓励大家畅所欲言。会场上,专家学者、部门高校各抒己见,讨论热烈。
扬州市工信局提出:“联合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可以改成联合培养专业型和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高邮市政府表示:“《条例(草案)》中倡导性、原则性、纲领性规定较多,要增加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的内容。比如如何安排科学技术经费、如何运作、如何监管等等,都需要具体的规定。”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提出,《条例(草案)》应更全面地注重激发职业学校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职能,“让理论成果成为可转化、能落地、会推广的工程实践,让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有机衔接、高效协同”。
扬州市科技局局长王友芳告诉记者,目前《条例(草案)》共7章38条,就是围绕“为谁创新?谁来创新?创新什么?如何创新?”四个系统观念设置相关章节。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条例(草案)》结合扬州产业科创发展实际需求,针对性安排立法重点。“绿扬金凤”人才计划、科创助航特派团、江广融合区中央创新区、G328产业科创走廊、航空科技瘦西湖实验室、科技产业综合体等扬州产业科创的品牌性、标志性工程纳入《条例(草案)》,极具扬州特色。
听民意
立法保障,制度引领科技进步
召开立法部署会、工作对接会……
采用书面征求意见,人大网站、立法平台公告……
扬州市司法局副局长朱毅楷说,立法,就要“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让制度引领科技进步。
今年1月,扬州市科技局全面启动起草工作,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和起草小组,扬州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法工委和市司法局都抽调精干力量提前介入,聘请参与过《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起草工作的第三方单位作为立法顾问,对天津、重庆、武汉、厦门等城市相关条例进行了文本分析,还专门赴宁波、无锡、合肥、珠海、深圳等多个有相关立法经验的城市学习调研。
听民意、聚民智,开门立法。春节前,扬州市科技局密集组织市直有关部门、基层科技管理部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召开了7场专题座谈会。扬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陈军说:“条例的最终出台,就应该让人民切切实实地受惠。”虽然时间紧,任务重,起草小组仍然多方听取意见建议,多次组织论证评估,希望凝聚更多共识。
扬州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市科技创新发展中心朱雷霆认为,为推动产业科创名城建设,市里出台了“科创10条”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但在实践中仍遇到一些问题。希望以这次立法为契机,好措施、好经验以法规形式固化,并增加相应的制度设计,破解科技创新的瓶颈,补齐产业发展的短板,“推动产业科创和科创产业‘双向奔赴’。”
扬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彭苏宁表示,制定《条例(草案)》的目的是服务产业科创名城建设,实现路径是让政府部门、企业、高等学校、行业组织同频共振,“手牵手、心贴心”。彭苏宁说:“目前《条例(草案)》还在不断完善,特别是在‘政、社、校、企’同向发力、科学发力方面,需要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多听好意见、多纳好主意,这是法工委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来源:扬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