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连云港市赣榆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沿海发展座谈会精神,充分挖掘赣榆“海滨风情、水乡田园、生态山林”三类特色风貌区的资源禀赋,以塑造滨海特色风貌为引领,以构建山海生态通廊为骨架,围绕“弘扬山海特色文化、创建山海特田片区、打造山海联动游线”等方面内容,大力彰显山海特色,扎实建设美丽赣榆。一片充满活力、特色鲜明的绿色生态沃土,正逐渐展露出美丽的容颜……
一条游线,可以改变现在,成就未来
打造山海联动游线,加速山海融合发展。赣榆区加速推动山海融合发展,以沿海高速、海滨大道、228国道为基线,以山、海、河、岛为载体,逐步丰满彰显滨海特色风情的“百里蓝湾”风光带。围绕青口河、龙王河构建滨河生态景观环线,串联夹谷山、抗日山、大吴山、驳船山、塔山湖水库、八条路水库、海头中心渔港、青口中心渔港等旅游要素资源,构建“一环连八景、双河通山海”的绿色生态共同体,实现生态保护和人文亲海联动发展、共同进步,山海融合发展的步伐正在大跨步迈入加速期。
一项行动,可以凝聚力量,推动振兴
创建山海特田片区,助推全域乡村振兴。赣榆区快速开展特色田园片区创建行动,在东部沿海和西部山陵地区优选一批自然资源禀赋好,有一定特色和产业基础的规划发展型村庄,开展山海特色田园乡村示范片区创建,整合盘活特色资源,逐步呈现各具特色、美丽宜居、配套设施齐全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东部沿海片区依托已成功创成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的石桥镇韩口村、海头镇海脐和益海新型农村社区、柘汪镇西棘荡村的优势基础,继续推动小口、小沙、沙口等一批特色保护类村庄创建,突出“带您吃遍每一片洁净的海洋”海鲜文化主题,串点成线、连线成面,汇聚成赣榆东部大地上一道旖旎的渔业风景线。
柘汪镇西棘荡特色田园乡村照片
海头镇海脐特色田园乡村照片
西部山陵片区突出红绿融合发展,围绕“红绿两条线”,串联“四镇十八村”:“红线”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主题,挖掘抗日山、刘少奇旧居、八路军115师黑林师部旧址等红色资源禀赋,盘活红色资源、强化红色教育、赋能红色产业、扮靓红色村庄;“绿线”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为指导,以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为内涵,按照一村一策要求,突显“生态山林、绿色本底”的自然资源禀赋,延续村庄与自然有机相融的空间关系,尊重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生态脉络,坚持农旅融合发展,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黑林镇小芦山特色田园乡村照片
黑林镇小芦山特色田园乡村照片
一系列举措,可以铸就梦想,谱写新篇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赣榆区聚焦山海资源,开辟新的赛道,不断赋予“山海特色大彰显”新内涵新活力,在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上再奋斗,深度整合山海旅游资源,推动海洋旅游从观海向亲海拓展、从近海向远海延伸,建成投用陆岛码头,开发秦山岛等海岛精品游,丰富赶海踏浪、渔村民宿等近海游和海上垂钓等远海游。
秦山岛
陆岛码头
聚焦优化功能品质,提升滨海城市内涵。赣榆区坚持规划先行,用好“三区三线”划定成果,推进多规合一,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徐福片区、琴岛天籁片区加快开发建设,优化功能布局,完善基础配套。
徐福片区城市设计
彰显滨海城市特色,突出海洋城市定位。赣榆区统筹陆海空间,推进山海风景、文化内涵、海洋产业充分融合,加强228国道沿线空间形态改造,全面打造“金沙碧海、城岛相望”中心城区,精心装扮柘汪、海头等沿海城镇,形成特色鲜明、近海亲海的城镇组团发展格局。
赣榆滨海要素资源分布
一系列举措,有力推动着“山海特色”和“美丽赣榆”齐头并进、协调发展。赣榆区正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精气神,把美好蓝图变成生动现实,为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和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赣榆新篇章作出贡献。
(来源:连云港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