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上说着“这道题我才讲过”,实际上还是会一遍遍耐心讲解;嘴上说着“下课到我办公室一趟”,实际上都是对学生的关心和鼓励;嘴上说着“你们是我带过最差的一届”,实际上提到自己的班级满是骄傲……
提到老师,不会还有人没听过这些“嘴硬”的话吧。少时未必理解,渐渐长大才发现,一遍遍的叮咛与督促是如此难忘又珍贵的青春记忆。
今天,致敬人民教师。
在南京,也有许许多多的教师日复一日耕耘,用心用情播种未来的希望,三尺讲台凝聚他们一生的奉献。
彩云深处的播种者
2011年初,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地理老师孙宁生结束了29年的执教生涯,退休第二天,他背上行囊,来到乌蒙山脚下的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茨营中学,开启了支教生涯。在茨营,他常常独行山路走访600多户学生家庭,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家庭情况;他自费为学校建设“希望图书室”,联系捐赠图书超过3万册……
“我见不得孩子受穷、见不得穷孩子辍学、见不得穷孩子调皮捣蛋。”因为“见不得”,孙宁生将一名又一名学生从田间地头、饭店餐桌间、小卖部柜台后拉回课堂。
扎根大山深处十余载,帮助数百名山区学子找到人生方向,孙宁生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
拆掉孩子心中的“墙”
蔡拾慧是南京市盲人学校的一名教师,也是中学语文教研组的组长。日复一日的时光,她都与这些特殊的学生们共同度过。
蔡拾慧是个不断制造惊喜的老师,每天都会为孩子们准备一些摸读的词汇材料:以四个词为一组,将它们赋予意义和联系,让孩子有“类”的概念,强化了对词汇的认知;安排同一场景的词激发情境,让孩子练习遣词造句;准备同一韵脚的一组词,便于过渡到儿歌、诗歌的教学……
回顾过去的岁月,蔡拾慧感到无比满足和幸福。“希望我的孩子们能更深刻地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懂得珍视自己,释放自己,积极生活,把心中的那堵‘墙’砸开。”
行知路上步履不停
1981年,杨瑞清从南京市晓庄师范学校毕业。他以陶行知为人生榜样,怀揣改变乡村教育落后面貌的心愿,坚定“到最艰苦的农村办行知小学”的理想,来到偏僻落后的村办小学——江浦县建设乡五里小学(后更名为行知小学)。
1981年11月14日,杨瑞清正式开始了行知班的实验探索,这是全国最早开办的行知班。
从开办第一个行知班,发展到如今占地300亩、师生3000名,集1所幼儿园、3所小学、1所初中、1个基地于一体的现代化教育集团,这一历程叙述着杨瑞清扎根乡村教育40余年的点滴故事,也见证了他“行知路”上的不懈努力。
帮助孩子重新推开“世界的门”
20年前,刚从师范学院毕业的郭宜娟来到建宁中学,成为一名语文教师。刚踏入工读教育时,老教师们就语重心长地对她谆谆嘱托。她一直没有忘记过自己肩负的使命,如何让学生重新找到自我价值,推开“世界的门”,是教育事业的职责所在。
在学校里,她的身份不仅是语文老师、班主任,还是学校的高级心理咨询师,她关心、尊重、理解每一位学生,不厚此薄彼,共情到每一位学生背后的情绪。
三年相处,师生情浓。中考后,同学们强烈要求郭宜娟再带他们的中专班。“我愉快地答应了,舍不得、放不下,我要继续陪他们长大。”郭宜娟微笑着说。
希望能坚持站到“最后一课”
无论春夏秋冬,清晨6点不到,邹余贵就从家里出门,走进离家只有200多米远的溧水区群力中学。这条短短的路,他已经走了整整31年,风雨无阻。
1992年夏天,刚刚20岁的邹余贵从南京气象学院基科系英语专业毕业,来到了群力中学。2015年1月10日,邹余贵在家访路上不幸遭遇车祸,左腿高位截肢。“重新回到课堂”是那时的他最渴望的事。2016年2月,邹余贵终于再次站上三尺讲台,拄着拐杖重登讲台后,他坚持站着讲课,像从前一样板书。
邹余贵始终铭记,一位好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一辈子。“我希望自己能在讲台上,坚持站到'最后一课'。”他笑着说。
对学生永不“失联”的爱
在南京市第十三中学,张燕并不教高考学科,她是专职心理教师。在自己的“小学科”领域,她用心为每个学生的心灵成长撑起一把大大的“伞”。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是张燕施展“魔法”的地方,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功能室和心理器材。张燕说,希望这里总能如避风港,当学生们感到无助时能想到还有心理老师可以依靠,疗愈伤痛。每当有学生“失联”时,班主任往往第一时间想到张老师,“失联”的学生也总能在学校心理辅导室被找到,这里成了十三中孩子们的精神家园。
初心不改,浇灌心育沃土。在呵护花季少年心理健康、阳光成长这条路上,张燕已经耕耘、探索了18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如明亮的灯塔,指引我们成长,给予我们力量。
今天,说一句:谢谢您,老师!
(来源:南京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