焕然一新的徐州展览馆广场。 本报记者 刘冰 摄
徐州展览馆广场,曾经的老夜市,一座承载了徐州人美好记忆的老地标,如今“焕新归来”。记者日前获悉,徐州展览馆广场目前已改造完毕向社会开放,广场地下为徐州市首个AGV(智能停车机器人)停车场,设停车位236个,近期将正式投入使用。
9月11日,记者在现场看到,改造后的展览馆广场与徐医附院一路之隔,地面采用花岗岩铺设而成,广场东、西两侧为对称的树阵广场,分别栽种排列整齐的数十棵乔木,并配有大片的草坪和花丛,树木郁郁葱葱,花卉色彩各异。夜幕降临,色彩斑斓的带状灯光亮起,流光溢彩的树阵广场,成为市中心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徐州展览馆广场在造型设计上,采用徐州两汉文化建筑风格特点,以展览馆建筑、地铁站地面建筑颜色作为参考色调进行设计,广场中轴从展览馆一直延伸到淮海路,改造后的广场集休闲娱乐、文化展览为一体。”徐州交控集团停车科技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广场占地十余亩,广场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好去处,还即将带来科技感十足的全新停车体验。
据介绍,广场下方为交控集团开发建设的地下停车场,采用地下两层框架式结构,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项目设停车位236个,其中充电车位28个,是全市首个地下两层AGV“机器人搬运”智能停车场。
“展览馆广场对面就是医院,旁边还有居民小区、商场、地铁站,周边停车供需矛盾大、停车资源稀缺,因此停车场设计应做到最大程度的智能化、集约化。”该负责人说,为缓解周边停车难问题、改善交通出行状况,展览馆地下停车场力求在有限的空间里最大化发挥功能。
据介绍,该停车场采用AGV系统,停车机器人操控车辆移动,自动完成泊车,且存取车直接在泊车房存取屏处完成,整个停车场高度智能化,真正做到了“人车分流”。
停车时,用户将车开到泊车房,根据存车屏提示进行操作即可。取车时,用户在取车屏上输入车牌号,随后等待车辆自动取出。在车辆送达泊车房时,智能停车机器人已将车头调整朝外,不需要倒车出库,直接开出即可。
据了解,目前,徐州展览馆广场已全面建成开放,广场地下停车场也已建成,正在进行设备调试,近期将向社会开放。
(来源:徐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