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国家海洋环境监测部门传来消息,连云港近岸海域夏季水质优良率达100%。其中一类水质87%,二类水质13%,无三、四类海水水质沿海三市最优,为有监测数据以来首次夏季全部达到优良水质。
据了解,国家在连云港近岸海域设有18个考核点位,作为年度高质量发展海洋环境考核指标,春、夏、秋季各取样监测一次。
连云港地处苏鲁交界,境内有新沂河和新沭河两大泄洪通道,汛期承泄上游近8万平方千米洪水入海,年均入海水量约98.69亿立方米,素有“洪水走廊”之称,夏季近岸海域水质普遍比春、秋季差。
今年以来,连云港市注重陆海统筹、协同治理、减污降氮。
印发《连云港市2023年度近岸海域污染物削减和水质提升工作计划》,明确19项污染物削减工程,全市压减直播稻种植面积55.823万亩,建成3个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累计完成574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0万吨/日;
实施256个入海排污口整治和12条入海河流“一河一策”总氮管控,每月对17个重点入海排污口、37个入海河流闸坝进行监督性监测;
开展海州湾清漂专项行动,动员5000多人次志愿者清理各类岸滩和海漂垃圾5600余吨,累计派出打捞船舶和运输船2391艘次,航行80523海里,打捞浒苔18198.325 吨,资源化利用浒苔3724吨;
统筹海洋生态补偿资金1200万元,用于海洋增殖放流,半年来共放流鱼、虾、蟹17.93亿尾;
加快推进“美丽海湾”建设,完成15个海洋工程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赣榆秦山岛、连云连岛-港口区美丽海湾创建通过省级专家评议和现场核查,海州湾“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目标正在初步实现。
海洋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让我们一起共建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