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中均有明确的规定,但是怎样将法律规定和中央要求更好地落到实处,这就需要地方出台配套法规。今年8月,常州市出台了全国首部劳动教育领域地方性法规《常州市劳动教育促进条例》,条例将从10月1日起施行。这将为全国劳动教育的实施提供示范性法律文本。
“大家可以用苔藓和桌面上的那些干花,还有一些橡果之类的……”在常州市人民公园,十多名学生正在制作“季子文化主题”微景观创意作品。学生谢印初说:“通过活动能够增加知识,还能提升动手能力。”
劳动教育校内校外结合,与社会的协同支持密不可分。常州市公园管理中心公共服务科副科长戚娴馨介绍,中心在全市六大公园开展了“夜观昆虫”、“一片叶子的旅行”等公益活动,还与5所学校联动,打造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了解相关的科普教育知识,跟大自然进一步亲密接触,我们也利用本身自有的一些专业技术人才,丰富和扩展孩子们的视野。”
社会力量的加入,让劳动教育的场域越来越宽广。《条例》也明确劳动教育是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应当构建家庭为基础、学校为主导、政府统筹推动、社会协同支持的劳动教育工作格局。常州采用“基地+学校”共建模式,挂牌成立150个劳动教育基地,遴选出156所领衔、示范学校牵手基地,共同开展课程研发。常州经开区小学语文学科责任人张蕾说:“将社会资源与学校资源进行不断勾连,能够更好地拓宽学校成长的场域。”
家校共育,是促进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和主要场域。在家庭责任方面,《条例》规定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自觉履行对未成年人进行劳动教育的义务,保证未成年人每周家务劳动时间不少于两小时。
采访中,不少家长表示都会鼓励孩子参与劳动。市民陈先生的孩子是常州市怀德苑小学三年级学生,平时,他会带着女儿制定了一份劳动计划表。“不管做得好还是不好,都要给予一定的鼓励,在玩的过程当中把劳动生活和家庭生活能够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份劳动计划表”,是常州市怀德苑小学假期作业之一。学校校长蒋玉琴说,为推进劳动教育家校共育,学校还设立了“劳动教育周”、“劳动教育月”等,通过家长会、家访以及邀请家长共同参与。
《条例》明确中小学按照不低于年度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总额的百分之三安排劳动教育经费;建立实践基地认定制度和名录制度,根据学生数量配备专任教师等。 目前,常州市85%以上的学校都开辟了校内劳动实践场地,明确每区有1位劳动教研员、每校有1位劳动专任教师、每家有1名家长志愿者、每行有N个能工巧匠,让校园和家庭的“烟火气”更加浓郁。武进区星河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校长庄惠芬说:“孩子在这样的贯通链过程中,学会小主人担当,他在为他人服务、为团队服务、为集体服务的时候,能增强自己的主人翁意识。”
此外,《条例》还明确,每年五月为常州市劳动教育月。
(江苏新闻广播/沈杨 常州台 编辑/徐玮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