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方起点,也是横贯中国大陆东西的铁路大动脉陇海兰新铁路的东部终点城市。”昨日,在海州区玉带新村,记者见到了收藏爱好者丁运安。怀着对家乡的特殊情感,他沿着陇海兰新铁路线,进行了长达10年的硬板火车票收藏之旅。
新海连站—东海站、乌鲁木齐—阿拉山口……在他的收藏册里,整齐摆放着一排排颇具年代感的硬板火车票。“这些火车票时间段从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不等,都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站点,非常具有收藏意义。”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丁运安对历年铁路运行图进行系统研究,10年来共收藏了372个站点到达站的硬板火车票,覆盖当时列车运行站点的80%,成为目前全国民间收藏“一带一路”沿线站点硬板火车票最多的人。
从古老的丝绸之路到如今的“一带一路”,372个站点硬板火车票,见证了港城横贯东西、链接世界的繁荣之路。
参照铁路运行图
收藏“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站点票
在丁运安的书桌上,摆放着1952年以来历年《全国铁路旅客列车时刻表》。今年63岁的他,展开1956年冬季实行的全国铁路示意图,娓娓道来。
作为市民政局行政区划地名办原主任,丁运安对地名有着特殊的情结。“我对硬板火车票的收藏,是从看到这本1956年冬季实行的全国铁路示意图开始的。”丁运安说,“1956年,我国实现了全国纵横交错的铁路网络。当时,陇海兰新线一共有480多个火车站。”
据记载,兰新线全长1892公里,于1955年至1965年建成通车。陇海兰新铁路的建成,成为中国东西部经济联系的大动脉,也是西北省份通过连云港与海外国家沟通的重要通道。
“2008年,我对丝绸之路起点西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收藏沿线城市的硬板火车票。”在丁运安看来,小小火车票,是时代变迁、经济飞速发展的见证,“我最早收藏的硬板火车票就是连云港站到西安站。”
据相关史料记载,硬板车票在火车票历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火车票,一直延续至20世纪末。之后才有了软质火车票、磁介质火车票,直到现在的无纸化火车票。
2013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丁运安开始对沿线城市的火车站站名变迁进行系统研究,并集中精力收藏“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硬板火车票。
“身为港城人,我为家乡是‘一带一路’交汇点强支点和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感到骄傲。”丁运安心中有着浓厚的收藏情结,“这些硬板火车票也是连云港在全国开放发展大局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历史见证。”
行遍沿线22个城市
10年潜心寻觅 留下珍贵史料
连云港、徐州、砀山、商丘、开封、郑州、洛阳、三门峡、渭南、西安、咸阳、宝鸡、天水、定西、兰州、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哈密、吐鲁番、乌鲁木齐……从连云港一路向西,10年来,丁运安在22个城市留下了足迹。
“最难收藏的是新疆各个火车站的车票。”丁运安介绍,“特别是阿拉山口站,始建于1985年,2006年8月才建成通车,我到处联系票友、之前在铁路工作的老职工,跑了好几趟新疆才收藏到。”
1956年至1957年,曾经的海州站更名为新海站,这一站名仅维持了一年多。“新海站的硬板火车票也极难寻觅,我花费了整整10年,最近才找到一张白塔埠站发往新海站的车票,上面标注时间为1957年。”为了这张票,丁运安跑了3趟徐州,找了不少业内好友,“当年票上的日期是打孔标识的,正面写有票价0.2元。”
10年来,丁运安一听到品相好的硬板火车票便兴奋不已。“有一次,我听说河南郑州有一位铁路上的退休老职工,收藏了不少老火车票。当时河南境内有72个火车站,他收藏了40多个站的票。”丁运安赶到郑州才发现,对方是郑州火车站老党委书记,“听说我专门收藏‘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火车票,他把48个站的火车票全部转给我了,让我特别感动。当时很多人找他,他都没出手。”
为了保存好这些来之不易的车票,丁运安买来一本名片册,两张硬板火车票刚好放进一个塑料内页里,既具有观赏性,又不容易损坏。
这些票既有硬席、睡铺票、无座位票,还有往返票、团体旅客票、市郊票、棚代票,种类非常齐全。天山公社、芨芨槽子、乌拉泊、火焰山……对于这些站名,丁运安如数家珍。
翻看着一张张硬板火车票,丁运安脑海中闪过昔日驼铃声声的丝绸古道演变为“一带一路”通衢大道的时空光影。“对我而言,这些票的历史价值远远大于经济价值。”丁运安说。
收集历史
为“一带一路”建设留下港城见证
有志者,不以山海为远。他迈过豫中平原、河西走廊,翻越天山山脉到达北疆的阿拉山口。路途中,他似乎听到中欧班列带着呼啸声,驰骋在新丝绸之路上。
“2000年,陇海兰新线仅剩211个火车站,开通客运的更少。”历经10年的潜心收藏,丁运安收藏了372个到达站的硬板火车票。目前,大部分车站都撤销了,每年的站点也有变化和调整。
平日里,丁运安喜欢收藏邮票、钱币、徽章以及连云港地方史料实物,但他对“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火车票情有独钟。“这是我对连云港一种独特的家乡情结,投入了非常多的心血。”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回望这10年来的收藏历程,丁运安觉得非常值得。“我和全国收藏界一直保持联系,目前可以说,我收藏的‘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硬板火车票,应该是全国民间收藏里最齐全的。”最近,西安、郑州政府机构纷纷联系丁运安,希望他能转让这本车票册,都被他婉拒了,“这本车票册,是我对家乡作为‘一带一路’交汇点强支点的精神寄托。”
如今的连云港正日益成为中西部地区的出海口,中西部也在为连云港发展提供腹地支撑。海陆联运的国际化物流通道,也在熠熠生辉。作为港城人,丁运安早已把个人情怀与家乡发展融为一体。
翻开这本车票册,部分站点名称由白纸黑字代替。“目前我只收藏到80%的站点票,还有20%非常稀少,我还在努力寻找中,所以暂由纸条代替。”丁运安说,“希望有一天我能收集齐所有站点的车票,为港城‘一带一路’建设留下一份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