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上午,恰逢“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纪念日”,第四届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博览会在苏州开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秦海翔,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刘小涛出席并致辞。
本届展会以“保护传承·科技赋能·人民共享”为主题,致力打造一场集行业展览、学术研讨、文化讲座、发布推介、匠艺展示、公众体验于一体的大型文化遗产保护行业盛会,吸引了包括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中国文物学会、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在内的来自全国各地的遗产保护机构、工匠技艺和非遗传承人等参展。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刘玉珠表示,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方向,实现文化遗产“人民共享”。要求文化遗产工作者从思想认识、价值导向、责任担当等各方面,深入实际,了解公众需求,结合党和国家文化战略,提供更多公共文化产品。同时,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要大力推动文化遗产的“社会参与”,只有每个个体真正参与其中,才能有深切感知,文化遗产社会整体保护意识才能有效提升。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邓超表示,“保护传承·科技赋能·人民共享”,紧密契合的就是“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根本要求。本届博览会在苏州召开,也是苏州创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的成果巡礼。
在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纪念日活动现场,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住建部直属科研机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古城保护更新和活化利用共同开展探索实践。苏州对外发布了十个古城保护更新优秀案例;96个项目签约落地,涉及科创总部、文旅融合、数字经济、产业基金等。苏州是全国首批 24 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姑苏区是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从40多年前启动系统性保护至今,苏州坚持“使用是最好的保护”,围绕打造“活着的古城”,积极探索“多元投入、多方力量”参与古城保育活化。聚焦“高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推动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绘就人文与经济交相辉映的“双面绣”。
开幕式当天,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唐寅故居文化区迎来开街,唐寅故居遗址、唐寅祠、文昌阁、文化产业综合街区、展示馆、文化特色酒店等亮相启用。
(来源:江苏广电苏州中心站/刘赟 编辑/俞思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