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第四届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博览会上,各个展位展厅从展览主题到展陈方式再到各类文创作品,都令人眼前一亮。
走进展馆,各展位展厅风格迥异,彰显个性的装修配色、富有创意的设计风格、别出心裁的展品布置让人目不暇接,不时有观展者前来合影、咨询。故宫博物院展厅内人头攒动,展示了故宫养心殿花洋布原件及其染制原料,以及养心殿佛堂西隔间花洋布空间效果等,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眼球。在三星堆博物馆展厅,依托三星堆出土文物创意开发的人型书签、文物盲盒、冰箱贴、印章等文创让观众爱不释手。
在龙门石窟研究院展厅,龙门石窟万佛洞的“最美观音”像栩栩如生,原本面部残损的佛像通过3D建模和技术修复后,在建博会现场得以完美呈现。据龙门石窟研究院信息资料中心工作人员张国锋介绍,龙门石窟自开凿以来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现存2300多个窟龛、10万余尊造像,由于人为和自然原因,不少雕刻造像残缺流失。如何保护、利用和活化这一文化遗产,讲好“数字龙门”故事,成为龙门石窟面临的重要课题。
“我们经过多年的数字化工作,已经有部分三维数据应用在文物保护和研究、数据的查询、数字化展示和相关产品的研发上,同时让龙门石窟流散文物都找到相应的位置。”张国锋告诉记者,苏州的古城保护和城市更新工作历来都做得很好很实,参加建博会也是一次学习丰富成果和优秀经验的过程。
建博会现场,来自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建筑遗产修复专业实验班的袁亚宾正与搭档认真“复原”上海孔庙大成殿上的屋脊兽“麒麟”。团队依托数字化技术对需要修复的残损对象进行扫描,再通过三维激光打印出小样,并进行完形修正,然后等比例进行复原制作,为最终的修缮打好基础,达到艺术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据上海工艺美院副教授蒲仪军介绍,今年学院立足自身优势,建设建筑遗产修复专业及平台,对服务全国、培养急需的遗产修复高技能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