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提出了“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走在前列正成为江苏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主旋律、最强音。10月29日起,《江苏新时空》推出《对话厅局长:探路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融媒体新闻行动,全景展示江苏上下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的铿锵步伐和实干作为。
不断提升城乡建设品质、打造现代宜居家园,不仅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也是江苏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着眼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围绕城乡建设作出一系列部署,如何以实际行动继续走在前列,满足群众新需求、新期待?今天的《对话厅局长:探路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我们与江苏省住建厅厅长王学锋相约来到江苏全国首批完整社区试点——无锡市滨湖区稻香社区。
江苏省住建厅厅长王学锋告诉记者,无锡市稻香社区是首批全国的完整社区试点,江苏一共有6个。这也是为了顺应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住建部门提出的一个新的目标和理念。稻香社区做出了成绩,未来也希望总结经验,然后向全省更多地复制和推广。
王学锋说,与传统的老旧小区改造不一样,“完整社区”的打造更像是它的升级版,最大的特点就是“全”。在稻香社区走一走,社区健身场地、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助残中心、残疾人之家、街道文化站各服务设施等一应俱全;与“15分钟生活圈”相衔接,社区居民从居住地出发,步行15分钟就能方便抵达医院、幼儿园和养老院,套用一个时髦的词来描述,则是“全龄友好”,任何年龄段的居民在家门口都能享受到现代化的高品质生活。
无锡市滨湖区稻香片区居民王荣庆说,对改造相当满意!前段时间也改造过几次,但那都是表面的,没这么大工程,这次工程相当大了,除了房子没拆,全部改造了。杆线入地,基础设施建起来,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也都有了。
居民余茉说,改造过后视野很开阔,环境也很好,就像是花园式小区。
居民林嘉晨说,这里有乒乓球台,还可以骑自行车,小伙伴们写完作业后都喜欢来这里放松一下。
同济大学设计团队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设计之初就给居民们戴上了一个“智能手环”,将他们的行动轨迹做成热力图,为规划设计提供最基础的数据支撑。
王学锋说,改造好的同时,建立起一个长期有效的治理体系和机制,把它管理好、运营好、维护好。过去6年来,省政府每年都把老旧小区的改造列入政府的民生实事,全省累计改造完成了1.27万个老旧小区,惠及了445万户家庭。老旧小区改造是一个基准点,还要向完整社区建设的目标去迈进,让城市的居民有更多对现代化的感受度和获得感。
党的二十大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更新的过程当中,还有哪些问题是接下来需要重点关注的?
对此,王学锋告诉记者,城市更新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包括了人居、生态环境,还有基础设施各个方面。这次在主题教育活动中,住建部门特别关注到了很多城市居民对于身边的水体环境、公园绿地的诉求,还是非常强烈的。所以,未来一方面要做城镇污水处理的提质增效,要能够覆盖到城市县城的建成区更大范围;第二项事情要推动水岸联动,要继续推进生态化河道建设示范,能够真正地做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
记者注意到一组数据:江苏城镇化率达到了74.42%,但仍然有2100多万居民居住在农村。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提出,要全面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如何满足农村群众对于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的新期待?
江苏省住建厅厅长王学锋表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把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住建部门工作的重点任务。首先是持续推动农村住房条件改善,通过三年完成了苏北地区30万农房的改造任务,计划五年期间再改善50万套农村住房。第二是打造特色田园乡村,江苏目前已经有了665个特色田园乡村,目标是在2025年能够达到1000个左右。我们将继续以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为抓手,用心用情探索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让城市更好地融入自然村庄,村庄焕发现代气息,人民群众拥有更美好的家园,让江苏充分彰显城乡宜居之美!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尹美又 黄娴 王尧 王鹏 沈杨 杨帆 杨国 桑雨生 王苗军 刘康亮 路明杰 无锡台 编辑/胡超)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