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观察|政风热线:又是一年求职就业季 高校毕业生们准备好了吗?

2023年10月31日 13:06:02 | 来源:我苏客户端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大学生就业牵动着全社会的关注,数据显示,2024届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达1187万人,同比增长29万人,再创历史新高。而江苏2024届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超过73万人,继续处于高位运行。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教育部门如何推动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双向奔赴”?10月31日上午,江苏省教育厅走进《政风热线·我来帮你问厅长》全媒体直播,对此进行了现场回应。

10月21日,江苏省暨南京市2024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公益供需洽谈会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启动,1218家用人单位带来6.9万个岗位。与此同时,由江苏省级层面统筹规划的2024届高校毕业生百校联动就业活动,以及秋季校园招聘月城市专场、重点产业及行业专场,也在各地各校紧锣密鼓地进行。为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各用人单位纷纷拿出满满诚意,有的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和多机遇、多维度职业晋升空间,有的为新入职员工配备工作、生活和心理导师,还有的提供管培生岗位,通过多次轮岗,帮助大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业务主管张译夫说:“今年的应届毕业生招聘人数占总人数已经超过50%了,这个数据在近3年以来都是持续攀升。”

【求职者:看重薪资待遇、专业对口、所在城市】

记者采访时发现,毕业生找工作最为看重的是薪资待遇、专业对口度、以及工作单位所在的城市。

记者:“你最看重的是什么?”

求职者:“薪资,肯定是薪资对吧?因为我是硕士毕业,至少要8000元往上。”

求职者:“6000元以上,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薪资。”

还有求职者表示,倾向于调试,上五休二的工作制,想找个人发展比较好一点的公司。

求职者:“城市就是南京、苏州、无锡这些地方吧。”

也有一部分求职者,对自己未来的目标尚不明确。在招聘会上,面对众多的用人单位,显得有些茫然。

求职者:“现在就是想找一个实习的工作,目前没有什么理想,就是先找到。”

记者:“那你对你的职业生涯有什么样的规划或者目标吗?”

求职者:“没有。”

另一求职者表示,像之前用人单位只要双211大学,今年可能要双985大学。自己本硕都是211大学的,感觉今年工作并不好找。还有求职者说,大概看了投了几个公司,感觉工资比较偏低一点。

【招聘方:看重求职态度、自身定位、实习经历】

而在双方面谈的过程中,积极向上的求职态度、对自己清晰的定位、以及大学期间的实习实践经历,是招聘单位最为看重的。

釜川(无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招聘专员穆福勇说:“你要知道你自己是想做什么的,对人云亦云型的可能企业不考虑。”

江苏南山电子工业有限公司人事行政主管丁雅璐说:“可能你不能光看现在入职的薪资,之后肯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为企业肯定会给你机会,如果说你能力各方面都优秀,肯定会给你涨薪。”

用人单位建议,有求职意向的毕业生,尽可能多参加招聘活动。这既可以为自己带来更多的机会,还能更好地了解最新的就业形势,积极、理性、正确地面对接下来的就业选择。

江苏红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招聘主管宋春雨说:“其实我们也接触到一些应届生,他们可能都凭着自己的想象。随着人工智能发展,它有些比如说固定的岗位,它就开始被机器慢慢地去取代。”

为了帮助毕业生顺利求职,与用人单位进行更有效的沟通,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在洽谈会现场开设“简历门诊”,安排专家提供就业咨询指导。

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咨询专家郭睿说:“我说你们要多去投简历,多去争取面试的机会,多了以后你自然就经验丰富了。其中有一个孩子还是妈妈陪着一起来的,我就建议他,我说你以后这种场合自己一个人去参加,你怎么让单位看出你的一个独立性呢?” 

有学生认为,只要不就业,就有应届生身份。于是,在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之前,有人不签协议不就业,甚至故意延期毕业,这往往会弄巧成拙。

连云港杰瑞药业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经理邵自强说:“你今年没有找到工作,明年的应届生也出来了,我为什么不招明年的应届生而再招你上一年度的毕业生呢?”

【现场回应:提供高质量岗位供给 百校联动举办不少1000场招聘活动】

10月31日上午9点,江苏省教育厅走进《政风热线·我来帮你问厅长》全媒体直播,针对教育部门如何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作了现场回应。

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胡建平说:“今年到年底之前,我们计划通过百校联动来举办不少于1000场的招聘活动,加强政策的宣传引导,吸引更多优质的用人单位来校开展招聘,增加高质量岗位的供给,力争为2024届毕业生提供的岗位不少于2023届。”

江苏省教育厅厅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江涌说:“今年到目前为止,我们大大小小的各地各校的招聘会开了2000多场,提供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有110多万个,比较好满足了毕业生的就业需求。2023届的毕业生在比较严峻的形势下,总体就业形势是比较好的,我们仍然做好两个‘不断线’。虽然毕业离校了,但是我们的就业指导服务不断线,对困难的重点群体需要帮扶的毕业生,我们的就业指导服务不断线,目前已经开始了2024届的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我相信通过我们几种机制,大家各部门、各单位、高校共同努力,一定能让我们的孩子们能够顺利找到理想的、心仪的就业岗位。”

希望各级教育部门都能够端上更多的“硬菜”“热菜”,加密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精准提供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给就业市场持续注入“强心剂”。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谷金瑶 郭楠 编辑/刘璐)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