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管服”改革推动市场主体注册登记手续精简,但少数不法分子滥用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冒用他人房产等个人信息取得营业执照。冒用房产信息注册营业执照虽不影响房屋居住、使用,也不会让权利人背负巨额债务、落入黑名单等情况,但是房屋成为皮包公司注册地,其可能产生的垃圾信件、诉讼文书、处罚告知书等给权利人带来的精神损害和生活影响不容忽视。11月1日,苏州市虎丘人民法院发布了这样一起典型案例。
自家的房子却成为陌生人注册的个体工商户住址,张先生夫妻俩最近遭遇了这件怪事儿。“我们是2017年买的这个商业住宅,最近想要出租给别人开公司,结果在企查查上一查,我们这个住址已经被商户注册了,房子也租不出去了!”
因冒用地址注册的某建材经营部已注销,张先生夫妻将建材经营部实际经营者郁某诉至苏州市虎丘区人民法院,要求判令其支付侵权费用9500元。
郁某则大呼冤枉,称建材经营部是花了3500块委托朋友代办,完全不了解注册过程。
为查明事实,法院依法调取了某建材经营部营业执照办理内档材料,内档材料显示郁某委托朱某某办理个体工商户登记,并提供了租房合同,租房合同显示租赁房屋为张先生夫妻所有的某商务广场1幢305室房屋,并有张先生妻子吴女士与郁某的签名。另有一份郁某签字的经营场所使用承诺书,承诺书中明确使用住址作为经营场所征得业主同意。
对于租房合同、承诺书上的签名,吴女士与郁某均称并非本人签字。郁某同时称,找的代办朋友并不是朱某某,自己不认识朱某某,也不愿意向法庭提供其朋友的身份信息。
考虑到朱某某是实际注册办理人,原告张先生夫妻申请追加朱某某作为共同被告,法院依法予以准许。
“我就是找人代办个营业执照,还花了3500块钱,说起来,我也是受害人!实际侵权人应该是代办公司!”谈及被诉,郁某有些郁闷。
“我们了解过情况的,正常代办营业执照也就500块左右,只有这种要用虚假地址的才会增加到3500-4000元左右。”原告张先生称,被告郁某从事建材行业生意,此前多次注册个体工商户,应该了解行情。诉讼中,就冒用地址注册侵犯原告何种权益及原告是否存在损失,双方也争议颇多。
原告方认为,被告冒用房产信息注册个体工商户侵犯其财产权和个人隐私权,冒用地址注册8月有余导致其出租房屋障碍,主张应参照市场租金行情计算其损失。
被告郁某则认为,其从未使用涉案房屋,无从侵犯原告财产权,至于个人隐私权益,应当是代办机构侵权,与其无关。
法官赵建荣认为,涉案房屋仍在原告占有控制之中,侵权人并未实际使用该房屋,也未实际影响所有权人占有、使用等权能,侵权人实际使用的是房屋所有人姓名、地址等信息。案涉营业执照办理中,使用伪造租房合同,存在违法行为。
本案中,被告郁某虽称其对注册使用原告信息不知情,但被告郁某此前两次注册个体工商户,对办理个体工商户的登记住所的来源应清楚。第三次委托他人办理个体工商户登记过程中,郁某泉花费3500元代办费用,远超正常代办费用,系应当知道其注册所使用的地址未经房产所有人同意,该代理行为违法,但其未作反对表示,故应与朱某某承担连带责任。
(《零距离》记者/胡艳 通讯员/虎法轩 编辑/高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