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是收获的季节。港城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当前,正值“秋扒盐”作业黄金时节,伴随着盐池卤花四溢、机声隆隆,雪白晶莹的盐粒堆成座座银山,灌云三万亩盐田秋季扒盐生产全面开始。作为省内仅有的两个原盐产地之一,市工投集团日晒制盐有限公司主要生产两碱工业盐和食用原料盐。现场负责人告诉记者,每台收盐机每小时可采盐50吨,收集一片盐廪需要3个班组轮番工作14个小时。
市工投集团日晒制盐有限公司新河分公司党支部书记王超介绍:“产量大概是二十万吨盐,全年总的情况大概是50多万吨盐,55万吨左右。”
在灌南县田楼镇中药材种植基地,200多亩的“地肤子”也迎来了丰收季节。记者在现场看到,村民正在田间搬运、堆放“地肤子”。据了解,这种看似野草的中药材浑身是宝,“地肤子”的嫩苗可食用,当植株老了以后,茎秆就会变得特别结实,可以用来扎扫帚,“地肤子”种子筛选后还可入药,具有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的功效。
灌南县田楼镇中药材基地种植户丁振坤介绍说:“种子可以卖6到7元每斤,一亩地可以产100到150公斤,今年是7元每斤,经济效益可以,一亩地3000元应该没有问题。”
在赣榆区青口镇的蔬菜种植基地,一批批新鲜的蔬菜又到了采摘上市的季节,一个个圆润饱满的圣女果和一根根翠绿欲滴黄瓜挂满了枝头,工人们正忙着采摘、分拣和打包。在大棚蔬菜管理过程中,基地从大棚覆盖增温、加强病虫害防治,科学运筹水肥等方面,加强精细化管理标准化生产。目前,基地种植的蔬菜已陆续成熟采摘上市,保障市民菜篮子充足供应。
赣榆区青口镇某果蔬种植基地负责人祁德文介绍:“为了填补秋季蔬菜市场空缺,我们春夏秋冬蔬菜基地通过科学运筹水肥,加强大棚田间管理,促进蔬菜正常生长。目前黄瓜、圣女果等蔬菜大批量采摘,每天上市量在两吨左右,销往本市商超及农贸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