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大促第一轮已经开启,各类平台、主播及商家都会宣传或变相宣传"最低价",有“全网最低价”“三十天内最低价”等等,对于这些所谓的“最低价”,江苏省消保委提醒消费者要理性看待,很可能并没有成功抄底。
记者在某投诉平台上检索“最低价”发现:相关投诉有很多,比如这位消费者投诉客服说4899元是最低阶,结果又变成了4699元,沟通中客服竟以参加补贴活动为由拒绝退差价。
另一位消费者吐槽被主播虚假宣传,恶意诱导提前下单,宣称是双十一活动最低价,结果出现300元差价,主播以这是平台补贴为由拒绝退差价。
江苏省消保委监督部工作人员戴媛媛介绍:“比如有的商家是通过各种优惠券、预售、直降、限时秒杀等方式去实现‘最低价’。还有商家是通过购买购物金或充值店铺会员等方式实现,这些规则比较复杂、消费者对这些规则不太清楚的情况下,容易感受到实际购买的价格比心理预期高,觉得自己被价格‘刺’到了。”
江苏省消保委建议广大经营者,减少价格套路,诚信经营。对于承诺最低价的产品,要明确告知最低价计算比较方式以及如何实现,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戴媛媛表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在售卖商品或服务的时候不应当做引人误解的宣传,所以相关的商家在销售物品的时候,对于所谓的价格计算或比较方式可能在宣传页面或销售页面讲述得不是非常清楚,容易给消费者造成误解,导致消费者的知情权难以保障,也涉嫌违反诚信经营的原则。
消保委也提醒大家要理性消费,遇到所谓“全网最低价”不盲目不冲动,考虑自己的真实需求,避免低价刺激造成冲动消费。戴媛媛建议消费者:“因为很多平台折扣或者商家的宣传,非常容易出现变更或者更新,消费者在购买相关产品的时候,针对直播或者销售页面都应该录屏或者截图留存证据,遇到问题及时和客服去联系,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董雯 编辑/高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