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盐碱地上长出金稻谷

2023年11月07日 19:48:17 | 来源:我苏客户端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在盐碱地上种粮食曾被认为是不可能的事。而近两年来,随着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在江苏盐城、南通等地的盐碱地里已经长出了大粮仓。今年那里的收成如何?

近日,在盐城射阳的一处临海盐碱地水稻种植区,来自全国的专家组对江苏自主选育的耐盐碱水稻新品种“南粳盐1号”“盐稻21号”进行了现场测产,最终确定实际亩产分别为561.1公斤和531.5公斤。据农技人员介绍,通过采用分子育种等新技术手段,今年种植的两个新品种不仅保障了品种的耐盐碱性,在产量上喜获丰收,同时也大幅提升了稻米的食用口感。

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华东中心主任、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南京综合试验站站长张亚东说:“我们利用标记跟踪耐盐碱基因和优良食味基因,使得这两个基因的筛选聚合到我们的新品种中去。这样我们选育的耐盐碱品种,除了在盐碱地上具有一定的丰产性,同时又满足一定的市场需求。两个品种的米质都达到了国标二级甚至有一级。”

从白茫茫的盐碱地到遍地黄的丰收田,不仅需要选育耐盐碱水稻品种,也要不断探索降低盐分提高土质的好方法。在南通如东,当地在筛选推广耐盐碱水稻品种基础上,还通过机插缓混一次施肥、精确定量栽培管水等方式“以田养田”,将土壤盐分优化到千分之二以下,为水稻高产攻关打下了坚实基础。

如东县裕隆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沈志荣说:“耐盐水稻把土壤改良了。提高了土壤的耕地质量后,我们计划种植普通水稻。”

江苏海岸线长、盐碱地多。调研显示,江苏目前可作为补充耕地来源的沿海未利用盐碱地约6.2万亩,沿海滩涂约1.54万亩,盐碱度3‰以上的坑塘水面及其他草地约66.03万亩,这些盐碱地均可以作为江苏耕地的后备资源。

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柏连阳说:“我们国家现在初步的估算有一亿亩左右的具备种水稻潜力的盐碱地。如果说这一亿亩都种上我们选育出来好的品种,每年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就相当于一个省。这个非常有战略意义。”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郝朦 周雷 供片台/射阳台 如东台 编辑/张萌)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