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长江救生源流考》出版 揭秘七代人163年的长江救生传奇

2023年11月08日 20:04:09 | 来源:我苏客户端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江风白浪起,愁杀渡头人。自古以来,就有巡航在长江上的救生红船拯溺济危、救生行善。近日,由镇江文史学者祝瑞洪撰写的《中国古代长江救生源流考》一书出版,书中溯源了中国古代长江救生文化,以详细的数据和史料进一步论证,京口救生会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也是历史最长的水上救生组织。

  《中国古代长江救生源流考》这部九十余万字的专著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主要研究镇江自宋代到民国的水上救生历史源流,下卷主要研究明末清初以来长江全流域救生的历史源流,下限到清末。书中描述了长江流域古代民间救助、官方救助的历史,探索了这些救助方式形成的原因、发挥的作用及其对长江航运的影响。   

  从开始动笔到出版,祝瑞洪花了十年时间。他告诉记者,一直以来,他就从事西津渡、伯先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和文史研究,近年来主攻长江救生的历史文化研究,做了大量资料收集、研究分析工作,基本上厘清了长江古代救生的历史线索。通过对史料的深度挖掘,祝瑞洪发现,中国救生文化始于北宋的长江下游。

  明末清初到康熙年间,镇江超岸寺避风馆、安徽桐城老洲头生生堂、针鱼嘴生生堂、京口救生会等一批民间慈善救生组织相继诞生。

  祝瑞洪介绍,大概在明代崇祯年间,兴化有一位绅士叫李长科,他是明代宰相李春芳的后裔,他游学到江南,看到江上船只覆灭的事件非常多,于是就起了恻隐之心,在镇江的超岸寺捐造了一座避风馆,供渡江的行人如果来不及过江,或者遇到恶劣天气,晚上就可以在这个避风馆里过夜。同时,他又募造了十多只救生船在江上开始救生活动。

  直到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包括京口蒋氏在内的十五位善士在西津渡观音阁成立京口救生会,接替并继承避风馆救生活动,开始了大江救生的新阶段。为了还原历史事件的本来面目,祝瑞洪费尽周折寻找到了《京江蒋氏宗谱》和《丹徒蒋氏族谱》,两部蒋氏家谱清晰揭示了蒋氏一脉两支七代十人自康熙四十一年主持京口救生163年的传承历史。   

  祝瑞洪研究发现,在众多救生组织中,京口救生会虽然创设时间晚于创设于顺治七年的老洲头生生堂,但鉴于它继承了创设于明末的镇江超岸寺避风馆的救生活动,并于1950年才退出历史舞台,延续时长三百多年。因此,京口救生会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也是历史最长的水上救生组织。

  今天的江海行船,由于船舶和航行技术的现代化,与古代有着天壤之别,其风险已大大降低。但是救生会创办者在当时艰难创会的勇气、老而弥笃的善心,如今依然是鼓舞人们见义勇为、向善行善的精神动力。

  《中国古代长江救生源流考》一书的出版发行,不仅为研究长江救生起源与发展脉络提供了依据,也为传承古代长江救生文化、弘扬新时代见义勇为精神提供了新的教材。

  (《零距离》记者/路辉 编辑/国正)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