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国专》纪录片,正式开机!

2023年11月11日 14:58:59 | 来源:无锡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图片

  百年国专,弦歌不辍。11月10日,在梁溪区第二届发展大会上,纪录片《无锡国专》开机仪式正式举行,该纪录片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领衔打造。

  该片将通过镜头捕捉流转而过、意义非凡的无锡国专三十年,让历史穿越时空,“画入人心”“声入人心”,赓续无锡文脉、弘扬国专精神。活动现场,无锡国专纪念馆还收获了一件特殊的“礼物”:

  国专学子、福建师范大学原校长、著名经济学家和教育家陈征先生,捐赠了一幅已故当代著名传记文学家、文史学家、无锡国专教授朱东润先生亲手临写的秦代李斯《峄山碑原稿。

图片

  无锡国专作为在中国文化史和教育史上有着相当地位的文化标识,深入发掘并传播其精神,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更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这一纪录片,是市委宣传部和梁溪区委、区政府以及无锡日报报业集团联合出品的年度精品工程项目,计划将于明年在央视独家首播

  拍摄《无锡国专》纪录片不仅回顾历史更呼应当下,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中华文明传承在当代的重大意义。

  无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新城市精神内涵,为无锡现代化建设注入了强大精神力量。

  2021年无锡市政府工作报告就确定设立无锡国专纪念馆;2022年9月28日,无锡市国专历史研究会成立,“无锡国专”这一独具魅力的高等学府和文化现象有了专门的研究机构;2022年11月4日,无锡国专纪念馆正式开馆,并定址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无锡县学旧址(戟门);2023年无锡市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到无锡国专纪念馆建成开放。

图片

  报业集团多年来围绕无锡国专题材组织了丰富的人物、故事等报道,特别是在2020年无锡国专创建100周年之时,通过故地寻访、文字+音视频专题报道等形式,积极推动了无锡国专纪念馆的设立。

  在此基础上,按照市委的部署和市委宣传部的要求,梁溪区委、区政府以及无锡日报报业集团将制作出品纪录片作为进一步传承传播国专文化的重点项目。通过纪录片的形式,深入发掘无锡国专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精神,为文化史和教育史的研究提供一个更为完整的范本,让更多人了解无锡国专的丰厚内蕴,增强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更好地涵蕴文化氛围、文化精神。

  文运和国运相牵,文脉与国脉相连。一部高质量的人文纪录片,定能将无锡国专的重大意义和成就传播开来,在全国文化界和教育界引发热烈反响。

  无锡国专用30余年的薪火传承,描绘出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一道别样的风景,更烙印下无锡文化精神中延续民族文化血脉的坚忍与努力。

图片

  让我们走近国专亲历者,了解更多无锡国专的故事。

  无锡国专创始人唐文治,与钱基博、冯振、陈衍、朱东润、饶宗颐等鸿学巨儒一起,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怀着“继绝学,开太平”的理想与使命,振国学于衰微,挽斯文于失坠。唐兰、吴其昌、蒋庭曜、王蘧常、蒋天枢、钱仲联、周振甫、姚奠中、冯其庸、范敬宜……从无锡国专走出的学子,给时代留下温润斑斓的国学风采,为未来留下接力传承民族文脉的启示与感召。

  发掘和传播这一文化标识,让其重新闪耀国学的辉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无锡国专的故事,正在被续写……从国专百年的纪念活动,到无锡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列项设立无锡国专纪念馆,从无锡市国专历史研究会成立,到无锡国专纪念馆正式建成,拍摄纪录片《无锡国专》的计划也在这样的天时地利中逐渐成形,并于今天举行开机仪式。这半年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市国专历史研究会、梁溪区委宣传部组成了联合采访团,搜集线索、采访故人、寻觅故事,力求再现国专精神和国学精髓。

  国专的亲历者都已近期颐之年,他们的讲述十分珍贵。采访团赶赴南京、湖州、福州等地,对国专亲历者进行抢救性采访。从他们的故事中,我们依稀可以感受到“以救正人心,复兴中国文化,发扬民族精神为本”国专教育理念的传承。

  陈征:从无锡国专走出的经济学家

图片

  陈征,1928年4月出生,无锡国专1949届毕业生。

  (摄于2023年9月6日)

  福建师范大学仓山校区旁的长安山山坡上,是教工宿舍华南新村,其中有几幢红砖小楼掩映在茂密的树林中,斑驳的墙体写满了岁月的风霜。5号楼的主人,是耄耋之年的福建师范大学原校长、著名经济学家和教育家、博士生导师陈征。家门前那棵苍劲古朴的芒果树可以见证,在这片校园清静之地,陈老已经生活了近半个世纪。当初的他年富力强,每个清晨绕过山坡到校园操场跑步锻炼,如今年近百岁的他已很难独立走出小楼,好在现在每天小憩的书房“资红书屋”一直是他的最爱,这里盛满了他的回忆。

  ■ 饱读诗书气自华

  陈征出生在泰县(现姜堰市)的一户书香人家,爷爷是举人,父亲是秀才,家里信奉“不习武,要读书”。他曾这样描绘自己年少时饱读的经历:“余幼从父夜读古典文史至十二时,七岁读论、孟、学、庸;八岁读《诗经》《左传》;九、十岁读《离骚》《史记》《古文观止》。后因病及先父去世,自由阅读,无所凭依。”正当陈征“无所凭依”之时,1946年,18岁的陈征迎来了人生的新曙光。一天,亲戚也是同乡的钱善积,到陈征家中告诉他,无锡国专正在招生。听闻此讯,从小喜欢古典诗词的陈征很是激动,当即决定报考。在笔试过后的面试中,考官问他叫什么名字,回答:“陈厂梅(工作后改为‘陈征’)”。老师又追问道:“那你的名字是什么意思?”熟读《说文解字》的他不紧不慢解释道:“山石之岩,人可居也。就是山石之上,有一棵梅花树。”面试官听罢说:“好!”就这样,陈征被录取了。开学当天,二姐夫挑着担子,陪他报到入学,从此开启了影响他一生的求学之路。

图片

  ■ 人生难得真知己

  在无锡国专读书的陈征是幸运的,在这里他遇到了一批学识高深的老师和品学兼优的同学,在陈征的文章中是这样回忆的:“幸喜1946年起在无锡读书期间,从朱东润师学《史记》、杜诗、八代诗、中国文学批评史及传记文学,从冯振师学文字学、老子、庄子、诗选……系统地进行阅读研究,收获甚大。”

  那些年陈征家里经济条件并不好,为了筹措学费,把仅有的十几亩地也给卖了。无锡国专当时有个奖励政策,就是成绩前五名的可以免学费。为了减轻家中的经济负担,陈征学习起来格外勤奋,寸阴是惜,用自己的努力实现了学费的减免。在无锡国专学习期间,陈征与朱东润先生次子朱君遂是同班同学,因此,陈征经常有机会当面请教先生,朱先生也非常赏识这位宅心忠厚的学生。临近毕业时,朱东润特意临了一幅秦代李斯《峄山碑》送给爱徒。要知道当时朱先生的字在上海地区一个可以换一块大洋,有钱人请他写他都不写。这幅字陈征一直珍藏到现在,本想留给儿子作纪念,但在今年听说无锡成立了国专纪念馆,父子俩商议后决定捐给纪念馆,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国专,看到当年的师生情谊。

图片

  在校期间,陈征还有位同学老乡叫王翌群,两人情如手足。无锡的夏天很热,由于经济拮据,陈征没有衣服换,每天都穿着长袍,家境优渥的王翌群看到后,到成衣铺子买了件衬衫送给陈征。陈征写得一手漂亮的小楷,有一次,朱东润先生在他一张作业背面即兴写了几个字,还盖上了学校教务处的印章。后来这张作业纸辗转到了王翌群手中,工作后两人一度失联,王翌群就将作业纸小心收藏起来并一直带在身边,直到上世纪80年代,王翌群从陈征二姐处打听到了陈征的地址,专程将有朱东润先生手迹的作业纸送到了陈征福州的家中。

  ■ 资红书屋映丹心

  1949年,陈征以优异成绩从无锡国专毕业时,遇到了一位学长,由此铺展开了人生的新跑道。吴天石,1910年出生,祖籍南通,1932年从无锡国专毕业后参加革命,1949年渡江南下后,担任苏南公学校长。和朱东润先生一样,吴天石也非常赏识陈征的才华和人品,就让他到苏南公学做自己的助手。刚开始,陈征做的是行政工作,后来学校缺经济学科教员,他服从安排,边学习、边备课、边讲课,讲授政治经济学课程。自此,21岁的陈征从爱诗读诗写诗,转行将毕生的精力投入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特别是《资本论》的教学与研究。

  他在全新的领域刻苦读书,钻研写书,认真教书,长期主讲《资本论》、政治经济学、中国经济问题等课程,写作出版了《〈资本论〉解说》等30余部专著,被誉为“国内完整、系统、高水平讲解《资本论》第一人”,2019年获得“最美奋斗者”荣誉。谈及这些成就时,他总会提到无锡国专,说当年“很认真,不马虎”的严谨学风一直影响着他,国专熏陶出的敦厚谦和的气质也始终令他受益。在常人眼中,国学和经济学似乎相隔万里,但在陈征身上体现出的则是完美的统一,他认为:研究经济学,《资本论》是最重要的经典著作。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红楼梦》是最重要的基本文学巨著。这也是他的书房“资红书屋”的由来——研究《资本论》和《红楼梦》的书房。

  诗词艺术修养颇深的陈征曾经担任过无锡国专诗社的社长,文学情结犹在的他2017年从自己写的300首诗词中精选了100余首辑集付梓,出版了《资红书屋诗词》,诗句中不乏对无锡国专岁月的深情回忆:有思念同窗的“风雨梁溪夜”“忆当年,风雨话鸡窗,天将晓”,有追忆老友的“共读梁溪五十年,西南沿海各扬鞭”,有探望同学后写下的“极目长空意转痴,梁溪风景尚依稀”……

  对于陈征来讲,无锡国专,是一段求学的经历,更是他高洁、真情、正直、坚定人生的基石,所以,在采访结尾之时,他提笔写下了七个字:“我怀念无锡国专。”

图片

  施剑青:国专予其温润斑斓国学风采

图片

  施剑青,1926年7月出生,无锡国专沪校毕业生。

  (摄于2023年7月18日)

  街巷悠长石板青,汨水千年作伴吟。湖州德清新市古镇,店坊民居临街而建、傍水而居,驳岸商铺林立,前店后坊、大厅小院,封火墙、骑楼、廊棚紧密连接,建筑多融砖雕、木雕、石雕艺术于一体。在这幅“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意画卷中,我们拜访了97岁高龄的施剑青老先生。80多年前,他是无锡国专沪校的一员。年轻时的他放弃经商,不顾家人反对成为一名教师;如今儿孙满堂,个个事业有成。几十年来,他和夫人曹蒞庄一直资助着困难学生;联合其他退休教师,拿出退休金设立“草根助学奖”……无锡国专予他,是国学的积淀,更是温润的风姿。

  ■ 国专岁月,国文的种子就此种下

  1926年,施剑青出生在德清新市。年少时的他,十分喜欢读书,并从无锡国专校友陈松茂口中听闻这个学校,知道了校长唐文治先生的故事。所以,看到招生信息后,便决定报名入学。当时只有15岁的他,放弃了随父亲经商的机会,考入无锡国专。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文天祥的名言人尽皆知,但“汗青”是什么意思,恐怕不少人不知道,而对“汗青”一词的理解和考据,就是施剑青进入无锡国专后研究的第一个课题。他说,当时无锡国专的老师们引导学生自己去查找相关史料书籍,从中发现答案。而每一句古文,每个字、词,都要求学生对其音、形、义有准确通达的理解。他就像海绵一样,在老师的指导下,不停地吸收着知识。“在无锡国专的那两年,我的国文水平突飞猛进,还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受益终身。”每每回忆起在国专的岁月,施老十分怀念,他在无锡国专沪校上了2年学,白天是普通中学课程,晚上就上国文课。施老还依稀记得当年老师的名字,如教导主任陈老师、班主任冯老师;晚上6点到9点,每天三小时的国文学习,雷打不动。虽然求学的日子不长,但在他看来,那是一段无比温淳与积极的时光。

  ■ 笔耕不辍,成为地方文史活字典

图片

  唐文治先生亲自拟订的学规中,强调“吾馆为振起国学,修道立教而设”,并借以此阐明办学宗旨。而施剑青这样的国专学人,也一直在传承着这样的精神。在无锡国专求学时积累起来的对于国文基础、对于国学的热爱,让施剑青将国学作为一辈子为之奋斗的事业。他先后发表了《傅文豪与第一部哀情片》《曹雪芹的笔迹问题》《新市宋氏会不会是莫怀古后人?》等史料研究的相关文章。

  退休后的他在当地传统文化活化过程中,发挥所长:2006年12月,参与对德清新市镇刘王庙古戏台墙上留下的,从清代同治元年(1862年)至光绪中晚期来到刘王庙演出的戏班名和所演剧目名的考证;参与《新市文史》丛书编辑工作。2007年,在浙江省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中,他提供了26项相关内容,也由此被誉为当地的“活字典”;同年11月,参与对清朝乾隆十年“奉宪禁碑”的考证。他还先后多次为桐乡、湖州等文史部门提供有关文史史料。

  ■ 以德为先,脚踏实地教好每一个学生

  “立心、立命、继绝学、开太平”,这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信仰、理想、追求和精神支柱。而“正人心,救民命”成为贯穿于唐文治一生的思想主线,也成为无锡国专始终不渝的办学主旨。对于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来说,他们在母校学习和领悟到的,都为今后的努力指明了方向。“脚踏实地教好每一个学生,才能算是不辜负在无锡国专所学。”施剑青说,自21岁任教以来,他先后在海宁、海盐、德清、湖州、桐乡等地教过书,还当过学校的负责人。可不论地方怎么换,他对学生的关爱只增不减。他沿用当年在无锡国专时老师的教学方法和育人德行,不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他对于文字细节的关注可谓极致,在给学生讲课时,力求讲深、讲透,这些都是当时在无锡国专学习时,养成的习惯,积累的感悟。

  无论是培养学生,还是教育子女,施剑青都非常有心得。说起其中的秘诀,施老的回答是,这也是国专的求学之路带给他的财富——做人做学问,必须以德为先。面对家庭困难的学生,施剑青会拿出工资资助他们完成学业。对学生的关怀,不只在中学的课堂。“学生读大学遇到学业上的困难,我会去陪读,连续一个多礼拜,吃住学都和学生在一起。”学生文科不好,施剑青会亲自教学;若是理科不好,他会拖着理科老师教。“每到下课,我就拉着老师帮我的学生补课。有些老师不乐意,但又拗不过我,只得留下来教,直到把学生教会,我才‘放’老师离开。”回忆起这些往事,老人也乐了,这就是传承于国专的育人之道。

图片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