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豚怀孕、江豚产仔、江豚捕食刀鱼……今年来,镇江长江豚类自然保护区的众多新发现,引发社会关注。为更好地保护长江“微笑天使”以及区内生物,今天(11月11日),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智能监控系统正式启动运行。这一套“千里眼”与“智能中枢”的组合搭档,可以时刻关注保护区生态状况,为保护区内动植物安全保驾护航。
全新启用的智能监控系统,包括5G无人机自动巡查机库、AI智能识别相机、环境监测系统,以及水质分析系统。保护区内的长江江豚等珍稀动物的行动轨迹、环境与水质变化,都能通过系统监测,在后台一一呈现。
“这套系统实现了保护区的水上、水下和岸基的立体化监测。”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王召根介绍,5G无人机自动巡查机库,能够自动化地实施对保护区的物种和生态环境实行监测;AI智能识别相机,能够及时发现长江中的江豚和珍稀的鸟类;环境分析系统和水质分析系统,主要对保护区的气象数据和水质数据进行分析鉴定。
刚刚结束的保护区生态科考结果显示,区内有野生动植物946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种(长江江豚、白鹤、东方白鹳、青头潜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37种。目前,区内长江江豚约26头,占长江江苏段江豚总数的21.3%,是江豚分布密度较高的区域。“这些实时监测画面和系统后台分析的数据,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和影像资料库,为我们科学地管理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王召根介绍,未来,通过这套监控系统的“智能大脑”,能够分析保护区内动态变化、预测发展等趋势信息,定期形成动态监测数据报告,为科学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参考。
今天,2023年镇江长江江豚保护主题月也正式启动,这是镇江连续第四年举办该活动。现场,几位长期关注保护区生态并为之鼓与呼的志愿者,被正式聘请为首批“巡护监测员”,其中,有用镜头记录江豚、宣传江豚的网友,钟情于观鸟、识鸟、科普鸟的资深鸟友,积极参与保护区水上巡护航行辅助工作的长江退捕渔民,关心关注保护区周边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的洲岛居民。“我们最早记录了白鹤在镇江的影像,最早记录了青头潜鸭。实际上在我们背后有好多的志愿者。”巡护监测员姚其淮说,未来,自己和伙伴们将增加观察频次,也希望见证保护区环境越来越好的过程。“如果我们的环境变得更好起来,保护区是不是可能会成为部分越冬候鸟的越冬地,这是我们最盼望看到的。”姚其淮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越来越多青少年也加入到江豚保护志愿者队伍中来。启动仪式上,两所学校被授予“长江江豚保护宣传学校”称号,为参与第二届“我们的江豚 我们的长江”少儿绘画大赛的优秀小画手们颁奖。“我画了江海之门下的江豚,我还梦见我和江豚一起玩耍,我都画出来啦!”小志愿者曹博骁说,通过各种活动,自己对江豚有了更多了解,今后要在学校里向同学们多多宣传,号召大家一起来保护这可爱的“微笑天使”。
今年的长江江豚保护主题月期间,将举办科普宣传进学区、进景区、进社区,志愿者巡护江豚、探秘江豚栖息地、江滩净塑等活动,让更多市民参与到江豚保护中来。
(来源:江苏广电镇江中心站/柳放 编辑/俞思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