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平方米的现代化钢架工厂内,32个直径8至10米,深2米的养鱼池按阵列排开,一眼望去看不到尽头;工作人员身穿防护服,经一道道消杀程序后入内,监测水质,查看含氧指数,投喂饲料……
在位于常州溧阳市戴埠镇的一家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内,一个个大型圆形圈养桶格外显眼,鱼儿长势良好。可持续、可循环、高效、无污染、全生物周期、全程可控的生物农业生产模式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近年来,溧阳市不断加强三产融合,积极探索可持续循环型零排放的低碳生产新篇章。这家生态农业公司的“循环水 零排放”养鱼便是其中一个典型案例,该项目也是江苏省农业农村重点项目。这种圈养高密度水产养殖方法,不仅年产鱼量比传统水面养殖高出约10倍,还可实现养殖过程零排放,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公司总投资1200万元,占地11.7亩,其中包含钢结构厂房、无土栽培基地、水循环处理设备等一系列配套设施。“与传统的露天养殖环境不同的是,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将养殖场搬进了厂房,每口水池里都安装有水管,与厂房一侧的循环水处理系统相连。”
该基地技术负责人、天津农学院渔业推广硕士朱力力告诉记者,由于鱼儿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排泄物,以及食物残渣等垃圾,要保持水体洁净,系统就要进行循环。
据了解,首先生产废水通过管道进入微滤机对排泄物等粗颗粒废弃物进行精密过滤,紧接着出来的水经过生物池、沉淀池,循环水进行吸收降解、粗颗粒废弃物进行沉淀,然后进入紫外线消毒器,在此过程中,绝大部分细菌和病毒都会被消灭。这样一个循环后,干净的水体又被重新输回鱼池内,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为鱼儿生长创造健康的环境;另外,集污装置收集残饵、排泄物等废弃物,再经吸污泵抽排出去、进入尾水分离塔。固体废弃物收集后能再利用,做田地的有机肥,从而实现养殖废弃物的“零排放”。
朱力力说:“这种养殖方式比传统养殖方式要提高产量,传统养殖方式每亩水面产量只有1000公斤左右,现在这种圈起来高密度养鱼每立方水体产量达到50斤以上,亩产1万公斤。”
另外,公司严格规范生产环节操作,比如渔网、鱼桶等渔具不能交叉使用,严禁用手触摸水体,及时消毒杀菌,这些都有明确规定。
得益于优质的水质把控和严格的生产标准,这里生产的产品更受电商供货平台的欢迎。目前,该基地养殖正与“盒马生鲜”“叮咚买菜”商洽,并有初步合作意向。目前,各种中高端淡水鱼已上市销售,绿色安全、外观清洁的各类蔬菜也受到社区团购消费者的欢迎。
“下一步,我们还将试行‘鱼菜共生’的生产模式,为农业产业探索出一条更高产出、更低成本、更好环境保护的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之路,并积极推广这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种植模式。”朱力力说。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万金 通讯员/冯国智 陈怡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