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天下│肺结节≠肺癌 CT单上这几个“字眼”千万别大意

2023年11月16日 13:33:56 | 来源:我苏客户端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11月17日是“国际肺癌日”。2022年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每年肺癌新发及死亡人数均居于我国恶性肿瘤之首。随着大家健康意识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起肺部体检。大家对体检报告的一些字眼非常紧张,比如说肺结节、磨玻璃阴影。这些就是肺癌吗?南京多位肺病专家联合义诊,为市民答疑解惑。

前来参加义诊的市民中,很多都带着自己的肺部CT片子。大家最关注的问题是体检查出了肺部结节,到底要不要紧?

市民:“我就是咳嗽,我觉得是感冒。治了也不见好,就去拍了CT拍出来了结节,9毫米。”

市民:“身体没有任何症状,但是肺上有结节。结节还蛮大的。”

医生介绍,临床中一般将直径小于3厘米的肺部结节性病变称为肺结节。

南京市胸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王伟说:“国内体检的肺结节实际上只有1/5左右是早期的、恶性的。而且即便是恶性的,大家也不要担心,往往以磨玻璃结节影出现的都是惰性的。所谓惰性,就是它可能会很长时间才能变成浸润性的癌。这类病人在临床上进行随访都是可以的,我们一般发生以下的情况才建议病人进行处理。比如说病人他发现了小结节,起步的时候小结节就超过8毫米,里面有血管浸入或者有实性成分,而且实性成分大于50%左右或者周围有毛刺,这种情况就及早地把它处理掉。”

肺部CT报告中有不少医学专业名词。很多人关心,在体检报告中有哪些字眼需要格外留意?

王伟说:“第一,尤其是有混杂密度这几个字要特别小心,要及时就诊,因为混杂密度代表磨玻璃结节之中已经有实性成分;第二,假如他报的是实性结节、是硬结化;还有一点,假如CT提到了伴随淋巴结纵膈淋巴结肿大,这种也需要医生帮助及时去判断。”

对于普通人来说,盲目、过度体检没有必要。而对于肺癌高危人群,则需要每年做低剂量螺旋CT检查。所谓的“肺癌高危人群”,即45岁以上、有肺癌家族史、吸烟≥20包/年等情况。除了CT以外,目前临床上也有其他的肺癌筛查方式。

王伟说:“会去做抽血做一些检测,比如说最常见的IP(癌胚)抗原、CEA(癌胚抗原测定)的检测。必要的时候,及时的气管镜检查也是很好的。”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汤安佶 潘越 编辑/张萌)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