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今天(11月17日)从苏州市场监管部门获悉,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第二批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此次共80件地理标志案例入选,其中江苏7件,苏州2件,苏州市吴中区的洞庭山碧螺春“打好富农增收四张牌,激活产业振兴新动能”案例成功入选。系近期“洞庭山碧螺春”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局第二批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重点联系指导名录之后再次入选国家级荣誉。
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以“用活一枚地标、带动一个产业、造富一方百姓”为主题,全面梳理、总结提炼后形成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成果。它是国家知识产权局为深入推进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工程,进一步探索地理标志产业融合和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的重要举措。
洞庭山碧螺春是我国的十大名茶之一,产于洞庭东山、洞庭西山(东山镇、金庭镇),被誉为“茶中仙子,人间珍品”,享誉海内外。1699年康熙皇帝南巡太湖时,以该茶“色碧、形曲、似螺”,采于早春为由,钦定茶名“碧螺春”。
“洞庭山碧螺春”是江苏省首件地理标志商标,于1998年获原国家工商总局核准注册。2009年4月25日,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02年12月9日,“洞庭(山)碧螺春茶”被原国家质监总局批准为原产地保护产品。2020年12月5日,“洞庭山碧螺春”获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茶果间作是碧螺春茶园最具特色的栽培方式,从而使茶叶中带有果香味。2020年江苏吴中碧螺春茶果复合系统列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2021年,“洞庭(山)碧螺春茶”成功入选中欧地理标志互认互保产品名单。
近年来,苏州深入开展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围绕建设“生态绿茶第一品牌”的目标,通过加大地理标志保护力度,规范品牌质量建设、聚焦标准引领、深耕产业融合,持续提升地理标志品牌影响力和产品附加值,总结出了一批创新做法和鲜活实践:启动《洞庭山碧螺春茶地理标志发展规划》制定及《苏州市洞庭山碧螺春茶保护条例》立法工作,为洞庭山碧螺春全程追溯、全程监管提供的法律依据。启动“洞庭山碧螺春”国标修订,发布《洞庭山红茶团体标准》,有效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跃升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目前吴中区有国家级碧螺春茶标准示范园2个,共计1600亩;省级碧螺春茶标准示范园3个,共计1740亩。
据统计,2023年洞庭山碧螺春品牌价值达53.05亿元,产值达4亿元,同比增长8%,富民增收效果进一步凸显。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沈杨 编辑/高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