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人心的经典之作 ——评电视纪录片 《伟大的胜利:抗美援朝启示录》

2023年11月17日 17:35:17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特约评论员/余 滔

  对于我,一位四十多年从事宣传文化和教育工作的人来讲,以抗美援朝为题材的各种形式的视听作品阅读过许多,观看过许多,讲授过许多,也曾参与创作、编导和排演过一些作品和节目。然而,当我有幸收看电视纪录片《伟大的胜利:抗美援朝启示录》时,马上就被它独特、精美、生动、深刻的描绘所吸引,史诗般的讴歌叙述和精美壮观的影像画面直达心灵、直扣心扉,真所谓情深似海,义薄云天!我一集集观看欣赏,一次次感动流泪,一股股浓烈的情思在我的体内来来回回地奔腾、撞击。当我全神贯注地观看完四集《伟大的胜利一一抗美援朝启示录》之后,立即就想大声地告诉我熟悉的每一个人:这是一部生动形象、吸引人、震撼人的爱国主义的历史纪录片,是影视文艺中《谁是最可爱的人》一般的经典之作啊!

  震撼之一:它用直观的喜闻乐见的视角,铺开博大宽阔的历史。

  抗美援朝已经过去70多年了,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活着的志愿军战士越来越珍贵。《伟大的胜利:抗美援朝启示录》把对英雄的崇敬与历史的回顾融为一体,每一集开端都有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英雄向我们扑面而来。

  在扣人心弦的壮美旋律中,孙德山、蒋成志、陈生秀、满健等老兵一一出场,他们是那样的真实,那样的感人。他们本人及儿女动情地回忆和讲述,为观看者留下若干的悬念和遐想,不由自主地跟着主创人员的思路去追问、去探究、去联想。于是,抗美援朝惊天动地的来龙去脉、惊神泣鬼的殊死搏斗、惊心动魄的出奇制胜等许许多多的事迹和故事,紧随着一幅幅灵动而滚烫的历史画面,完整而鲜活、直观而清晰地呈现人们的眼前。

  震撼之二:它用丰满的刻骨铭心的形象,树起高耸入云的丰碑。

  从领袖到将帅,从士兵到人民,从朝鲜到祖国,每一集中的每一个人物和群体,都是创作者精心选择、挖掘呈现的,其中有许多的故事和插曲更是以往鲜为人知的,甚至是首次公开。

  创作者精心而巧妙的铺陈展现,观众在全神贯注地视听,不知不觉地牢记住了一个个光辉的英雄形象。如第一集《风骨》中毛泽东主席英明果断决策出兵朝鲜,彭德怀毅然决然挂帅出征,毛岸英成为“志愿军的第一人”壮烈牺牲,朱光亚“坚定决心,造出中国人的原子弹”。还有第三集《血性》中的杨根思,抱着炸药包冲入敌群,和他的血肉之躯一同炸毁强敌的是他的坚强信念:“一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二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三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如此悲壮激烈,如此慷慨激昂,抗美援朝的丰碑怎么能不鲜活而永久地树立在每一位观众的心中?!

  震撼之三:它用精辟的夹叙夹议的分析,阐发令人深省的感悟。

  第二集《力量》中,引用了毛泽东主席的一句名言:决定战争胜败的不是物,而是人。我想,这恰恰是《伟大的胜利:抗美援朝启示录》的灵魂所在。那么,是什么样的人决定了战争的胜利呢?四集纪录片的片名,是最好的回答:有风骨、有力量、有血性、有智慧的大写的人!

  《风骨》一集的叙述独具匠心,它将每一位个体生动而具体的经历,同重大历史事件的全貌交替展现,相互印证和补充,从而给观众留下了更为深刻的记忆。其中几个关键之处的议论或感慨,更是画龙点睛。比如:“帝国主义侵略者已经将战火烧到新中国的家门口,解甲归田的战士们别无选择,他们只得放下犁铧锄头,重新拿起钢枪。”其中穿插呈现的动画使议论更为生动,令人难忘。又如:“毛岸英的光荣牺牲,既体现了领袖与人民休戚与共,也表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崇高的献身精神。”看到这里,我突然冒出一个念头:从毛岸英牺牲的那一刻起,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胜利就已经注定!因此,最后一段的议论必然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历经挫折而不倒,饱受磨难而不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民族具有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

  《力量》一集叙述呈现的是一个接一个壮美的故事,观众看完全集,犹如获得一串精神上的宝石项链,而串起这一个个宝石的主线就是创作者有感而发的精辟议论。比如:开篇叙述蒋成智率领磐石担架队奔赴朝鲜后的一段议论:“蒋成智的队伍只是千万支前大军中的一支。在这场事关新中国命运的战争中,亿万中国人用自己的方式贡献力量,汇聚成气势恢宏的抗美援朝洪流。它的力量将不可阻挡。”接下来的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故事,就有了鲜明而突出的主题,紧紧地围绕在一起,“钢铁战线的老英雄”孟泰和鞍钢的故事,安东铁路工人许衍利与抗美援朝抢修队的故事,北京、上海等地志愿医疗手术队的故事,50式冲锋枪制造和使用的故事,以及捐献“中国少年先锋号”“香玉剧社号”战机的故事等等。最后,创作者由衷感叹:“今天,当我们走近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依然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中华民族所隐藏的不可战胜的磅礴的力量。”“任何人、任何势力都不能阻挡中国人民维护正义与和平、反抗强权与侵略、追求独立与自由的前进步伐。”

  《血性》这集是最令我震撼和感动的,它的叙述和描写始终放在宏阔的背景中,又始终注意从细节处予以强调和突出,而这一个个细节恰恰是最能打动人内心的一个个触点。老兵陈生秀在漫长的军旅生涯中,经历过大大小小无数次战斗,73年前的一次急行军,是他一生中不可磨灭的记忆,“我们是拿铁脚板子和老美的车轱辘比赛,一个小时要跑十多里……拼了命地跑。”老兵王慧瑛回忆:“在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天气,志愿军单薄的棉衣十分简陋,就像披了一层布一样。”王慧瑛十分崇敬杨根思,她始终不能忘记杨根思最后抱着十斤重的炸药,拉响了导火索,向敌群冲去的壮烈场景。王慧瑛问我们:“你知道什么粉身碎骨吗?什么叫爬冰卧雪?什么叫抛头颅、洒热血?”观看到这里,我热泪盈眶,心痛不已。令人热血沸腾的还有,当时志愿军的空军是初出茅庐,但发明了“空中拼刺刀”的战法,炮弹打完了,战机就成为炮弹,哪怕撞也要把敌机撞下来。王慧瑛说:志愿军是不讲牺牲这两个字的,讲的是“光荣”,“光荣”就代表牺牲,随时随地要“光荣”,为祖国人民“光荣”,为保卫祖国“光荣”。此时此刻,我眼含热泪在心中高呼:光荣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万岁!

  与以往我所阅读和观看过的抗美援朝题材的作品不一样的是,《智慧》这一集,让我感到特别的舒畅和自豪。通过艰难摸索,最终,志愿军将士把灵活机动战略战术发挥得淋漓尽致。毛泽东主席为志愿军确定了“零敲牛皮糖”的作战方针。志愿军战士们发明了坑道工事,朝鲜半岛250公里的整个战线上,形成了具有20到30公里纵深、以坑道为骨干、支撑点式的阵地防御体系,志愿军的攻防条件显著改善。运输道路上设置了1000多个防空哨,使得志愿军运输车辆的损失率由40%下降到0.5%。炮兵也能打游击,白天确定目标,一到晚上,把火炮拉到那儿打,打完拖着就走,结果,敌人想反击,连我军炮兵阵地都找不到。而这一集的叙事同样是以小见大,以点带面,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具体,细致而清晰地条分缕析。其中,对上甘岭战役的描写最为典型。坑道的运用极具智慧,而当智慧与像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敌人喷射火舌的枪眼,这样勇于流血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完美结合在一起时,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强大攻防能力便发挥得淋漓尽致,而美国人也只能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了。所有的现实都是从历史中走来的,《伟大的胜利:抗美援朝启示录》用真实生动细致具体的历史记录告诉全世界的人们:“历史已经证明,也必将继续证明,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脚步不可阻挡!”

  当我的目光终于从屏幕上移开,激动的心情久久难以平抑。我仿佛又回到了四十年前的校园,我站在讲台上,正在和求知若渴的同学们一起朗读《谁是最可爱的人》。我想,这样经典的爱国主义题材的电视纪录片能不能作为必修的课程,走进校园走进班级走进中学生、大学生的课堂呢?也许有这个可能吧,那么,我在表达对所有创作人员无比敬佩和由衷感谢的同时,提一个小小的不一定正确的建议:如果,我是说如果,《伟大的胜利:抗美援朝启示录》每一集的结尾都能出现相同的一首主题歌,是不是更能打动和震撼观众的心灵,也更有利于记忆和传颂。

  作者系淮安区周恩来文化研究会会长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