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现代化30周年:书写江苏教育现代化的“镇江答卷”

2023年11月17日 21:07:05 | 来源:我苏客户端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11月14日,“江苏教育现代化30周年”融媒体宣传活动走进镇江。过去30年,镇江按照“对标苏南、总体领先”的思路,扎实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绩,书写了江苏教育现代化的“镇江答卷”。

  把发展质量作为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核心”

  回顾30年发展历程,镇江教育始终聚焦“发展质量”这一核心,把质量内涵建设作为教育现代化的核心任务,各项重要监测指标、各个学段育人质量均位居全省前列,义务教育学业水平质量监测水平全省领先,高质量考核教育类指标全省第一,群众教育满意度全省第二。

  镇江市中山路小学,是“全国文明校园”“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双减示范创建校”。学校以“打造精品、争创一流”为目标,形成了羽毛球、击剑、跆拳道等特色教育课程,现为江苏省羽毛球训练基地、镇江市击剑队训练基地。近年来,学校基于“双减”背景下的儿童适性发展,构建了常规课程、特色课程、兴趣课程3大类共114个课后服务主题课程。

  在学校的劳动课上,孩子们学习包饺子、做水果拼盘,掌握劳动技能;在武术课上,孩子们学习五步拳、长拳,在强身健体的同时弘扬传统文化;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老师和孩子们一块儿参加“竹节人争霸赛”,寓教于乐,融学于趣, 化教于心。

  “统编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第一篇课文《竹节人》就要求孩子们去制作竹节人玩具,并且玩一玩。”镇江市中山路小学语文教师巫蓉说:“我觉得通过这样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不仅落实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同时也增强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以“减”促“增”,学校将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落到实处,实现了“双减”时代校园可持续发展生态的新构建。

  镇江市中山路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陶静说:“在开发课程的过程中,我们老师有了很大的变化,变得更爱学习了,有了开发课程的能力,更有了实施课程的能力;我们孩子的变化就更大了,在多彩的课程当中,孩子更开心了,能力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和培养。”

  把教育公平作为教育现代化的“价值遵循”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教育公平作为重要的价值遵循,全力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不断满足人民对更好教育的期待。通过规划引领、技术赋能、师资打造、加大投入等方式,切实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目前,镇江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达标比例居全省第一方阵,四星高中占比80%以上,普惠园、优质园覆盖率90%以上。

  句容市下蜀镇中心幼儿园,距离句容城区30多公里,是一所典型的乡镇中心幼儿园。然而它的硬件环境、师资力量、教学理念,却完全不输给城里的幼儿园,还获得过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荣誉。该园历经16年探索,构建了乡村幼儿园自然生活课程,让幼儿“奔跑于天地间”,以富有自然气息的园所文化,滋养儿童成长的土壤。

  幼儿园园长杨华俊说:“我还记得1999年我刚参加工作时,幼儿园采用小学化的教学方式,教师讲授,孩子听讲,而现在孩子们从早晨入园开始教育就在发生,无论是游戏活动、生活活动、教学活动,都渗透了教育意图,然而教育意图又是润物无声,自然而然地融入到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真正做到了一日生活即课程,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下蜀镇中心幼儿园的办园理念和课程建设经验也辐射到了两所村办园,目前三所幼儿园均为江苏省优质幼儿园。

  图:句容市下蜀镇桥头幼儿园

  图:句容市下蜀镇亭子幼儿园

  句容市教育局副局长孔庆俊说:“江苏教育现代化的30年,在我们基层来说,是乡村幼儿在园生活实现新样态的30年,是乡村幼儿教师专业形象重塑的30年,是乡村幼儿教育生态重构的30年,也是乡村学前教育在党领导下高质量发展的30年,我们实现了从幼有所育,向幼有优育的转变。”

  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现代化的“动力引擎”

  30年来,镇江教育始终致力于推动改革创新,以改革创新激发教育现代化的活力和动能。从教育督导体制改革到现代学徒制改革,从教师“县管校聘”到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从学前教育体制改革国家试点到“双减”政策省级试点,镇江教育以改革落实国家重大政策部署,以改革解决教育现代化重大难题,以改革回应社会群众教育关切,造就了一个发展环境最好、质量提升最快、百姓受益最多的最佳历史机遇期。

  “当前,镇江教育进入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新阶段。”镇江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黄科文说:“我们努力以全方位教育现代化作为主要目标,宏观上要实现教育规模、教育结构、教育效益的更协调发展,微观上要追求教育水平、教育效果、教育内涵的更优质发展,办人民更加满意的教育。”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姚伟 王教群 戴增超 编辑/高若婷)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