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由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与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联合策划的“Show Jiangsu”外媒摄影采风活动圆满落幕。在为期4天的活动中,来自欧新社、法新社、拉美社、韩国《亚洲经济》、越南电视台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主流媒体记者和知名摄影师,深入南京、常州、淮安、盐城等地采访报道,从产业转型、创新驱动、绿色生态、开放融合等多个方面展现“一带一路”交汇点上的江苏作为。
南京:六朝古都跑出“一带一路”加速度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作为“一带一路”交汇点重要枢纽城市,南京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畅通对外贸易通道、推动产业链融通发展、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以不断丰富的国际合作与交往实践,在“一带一路”版图上留下南京印记。据了解,今年1—8月,南京市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达1111.9亿元;2013年至今,南京市企业累计赴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对外投资备案项目超200个。
龙潭港港口“星辰大海”
在南京龙潭港港口,集装箱整齐堆垛、大型龙门吊“高调”作业、货船往来穿行。不远处的南京中欧班列回程唯一站点——龙潭港区专用铁路场站,一列装有煤炭的班列停靠在轨道上,它将通过龙潭港港口实现货物“出海”。
从2014年首开去程班列起,南京已稳定开行中亚、俄罗斯、远欧、老挝等8条国际班列线路。南京市国际货运班列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军介绍,目前班列开行量稳定增长,今年1—10月,南京中欧班列累计开行329列,同比增长21.4%,为全省首个完成全年开行目标任务的城市;预计2023年共开行370列,“也就是说,平均每天都有一辆中欧班列从南京出发或到达南京。”
欧新社摄影记者Aleksandar Plavevski聚焦龙门吊
畅通产品运输通道,南京班列既是直达快车也是“转接口”。“除了实现‘中国制造’和机械、箱包、化妆品、红酒等商品的双向运输,南京班列也通过转关形式将欧洲产品转运至日本和韩国。”王建军说,2021年12月,随着作为“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的中老铁路开通运营,“我们第一时间开通了南京到万象的国际班列,通过老挝站点把货物中转至越南、泰国、缅甸等国家。”围绕南京至老挝的班列线路运行情况、南京班列在“一带一路”国家的开行布局和未来规划等问题,越南电视台记者周太平现场进行了电视报道。
水陆联运,跨越山海。倚靠长江东西部航运“生命线”,紧邻京沪铁路南北交通“动脉”,南京国际货运班列有限公司将进一步推动龙潭公铁水多式联运枢纽建设,助力南京加快构建水、陆、空“三位一体”互联互通的交通网络、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让南京的“一带一路”越走越宽。
参观六朝博物馆
采风团当天还参观了六朝博物馆,通过展馆文物了解六朝人的民俗风情与生活日常;深入南京普爱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近距离感受高端医疗“黑科技”。
常州:从“中国织造”到“中国智造”
近年来,依托纺织服装行业既有优势,常州大力培育高端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积极推动纺织企业智改数转、创新融合。
位于常州市天宁区的华利达服装集团有限公司,正在用智造重新定义制造。在裁剪工厂,铺叠在裁床上的面料,根据计算机提前输入的图纸控制机器人,自动裁剪所需要的形状。恒湿恒温的充绒房内,高精度自动充绒机确保羽绒精修填充;缝制流水线上,自动模板机灵活抓取和摆放面料,植入芯片的吊挂衣架自动“编号”,让每件成衣都拥有“身份证”……这是企业“智改数转”2.0模式的现实化场景。
法新社签约摄影师Raul Ariano在华利达拍摄
这样的智能化建设厂房,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同样可以看见。2016年,华利达开始在越南开设第一家工厂,8年来,国内外生产基地密切协作,实现了从面料开发到成衣设计、生产的各环节融合,形成了兼具规模性和快速反应的全球供应链,已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示范。
比亚迪常州工厂
“很开心今天能来到这里参观采访,我看到了很多新能源车,它们可能会出口到日本。”关西电视台记者Yuji Okimoto在比亚迪常州工厂总装车间采访时兴奋地说。
2019年,比亚迪在常州设厂,2022年比亚迪常州基地一期投产,短短时间成绩喜人。去年,常州比亚迪汽车产量突破18万辆,今年1-10月份产量已超24万辆。
蓄势向“新”,链式发力,常州以领跑之势,构建起“发、储、送、用、网”新能源产业闭环,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据了解,2022年,常州市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集群完成产值超3000亿元,同比增长68.1%;新能源整车产量突破34万辆。
“在常州市区,到处都能看到新能源汽车的身影,能感受到常州就是‘新能源之都’”韩国《亚洲经济》记者裴仁宣说,常州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发达,政府也非常支持产业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极大助力了常州地方经济的发展。
目前,常州正全力打造引领长三角、辐射全国、全球有影响力的“新能源之都”。随着比亚迪汽车出口至东欧、中亚、东南亚、中东等地,沿着“一带一路”,常州新能源版图加速扩大。
参观青果巷
期间,采风团还采访了常州浩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雅柯斯电力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并参观了被誉为“江南名士第一巷”的常州青果巷。
淮安:运河之都,酒香四溢
汤汤运河水,为淮安带来数不尽的繁华。作为亚洲同类工程规模最大的水立交,淮安水上立交枢纽工程处于淮河入海水道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采用“上槽下洞”设计,实现了淮河入海水道行洪和大运河通航互不干扰。
淮安水上立交枢纽工程
据了解,在淮安水利枢纽核心区2平方公里范围内,已建成的水闸、泵站、船闸、水电站等水利工程建筑物近30座,发挥了防洪、灌溉、调水、排涝、航运、发电等综合功能。“这里面积不算大,却汇聚了如此多的水利工程,在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这方面,淮安做得非常好。”拉美社记者Iramsy Peraza Forte说。
聚焦生态保护、打造精品工程、建设生态廊道,“运河之都”淮安将继续以“绿色高地、枢纽新城”为引领,勾勒出“河湖安澜”的最美生态底色。
工作人员正在装甑
运河三千里,“醉”美是淮安。这还是一座飘满酒香的城市。走进位于涟水县高沟镇的江苏今世缘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股股浓香扑鼻而来,让人分外“上头”。始于西汉,盛于明清,依托高沟镇跨越千年的悠久酿酒历史,今世缘酒业精耕细作,守正创新,让传统酿酒技艺在时代的车轮中历久弥新。
发酵中的窖池群
在中国白酒智能化酿造示范车间,装甑机器人有条不紊地进行自动配料、装甑、分级接酒等工作。据介绍,这里共有12条智能化酿酒产线,24台机器人装甑系统,可年产优质原酒12000吨。2015年,中国白酒首套装甑机器人生产线在今世缘投产,采用传感器、智能仪表、机器人等现代化设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车间生产流程自动化,开启了中国白酒智能化酿造新时代。
而在高沟酒非遗保护区,你仍能见到最传统的酿造场景。制曲工艺馆里保存了最原始的制曲方法;老窖池群拥有300年以上窖龄的窖池53个;手工班酿酒厂房里的老师傅们拿着铁锹一层一层将粮食“轻、松、准、薄、匀、平”地进行装甑,手里尽是“分寸”。
以酒为媒,中外媒体记者和摄影师们识酒趣、品酒味、知酒韵,用镜头和笔触生动讲述淮安酒文化故事。“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探访过程中,荷兰《人民报》记者Leen Vervaeke现场学到了句中国民间关于酒文化的俗语。
如今,今世缘酒业拥有“国缘”“今世缘”“高沟”三大品牌,已发展成为中国白酒上市公司“十强”企业,产品相继走进联合国总部、法国巴黎和美国纽约,成为“飘香世界”的中国名片。
当天,采风团还深入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探寻淮安绿色能源企业“向海”发展的奥秘。
盐城:绿色低碳绘就生态美丽画卷
丹顶鹤野化训练
盐城是全国唯一同时拥有2处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2处国际重要湿地、1处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地级市。晨曦落霞、鹤舞鹿鸣、群鸟纷飞……不断在黄海大地奏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城市与湿地共兴共融的律动。
位于黄海之滨的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辐射沙脊群和潮间带湿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通道上的重要栖息地。每年,有近400-600只丹顶鹤在这里越冬,2000多万只候鸟迁飞途经此地,被誉为东部沿海“国家重要湿地基因库”。
走进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芦苇茫茫、盐蒿满地。“看,那就是野生丹顶鹤!”沿着讲解员指引的方向,摄影师们纷纷举起相机。“由于今年气温较高,丹顶鹤来得比往年更晚一些,大部队还未到达。”讲解员说。站在“生态眼”远眺,大片的滩涂湿地与天空连成一线,成群的鸟儿停歇觅食。“It's amazing”,《The Nanjinger》杂志主编、资深媒体人Hossack Francis Rupert迫不及待透过望远镜观看。
丹顶鹤“加利福尼亚”,脚上系有两个环带
在丹顶鹤救护繁育中心,采风团一行见到了被美国加州州长纽森夫妇赋名的丹顶鹤“加利福尼亚”,它正在和小伙伴们进行飞行训练。“通过野化释放,将人工饲养个体补充到野外种群,以逐步恢复、壮大野生丹顶鹤种群,提高其野生种群的种群数量和遗传多样性。”保育员介绍。
人工繁育和野化训练是保护区丰富生物多样性的具体实践。近年来,保护区通过开展湿地修复、野生动物监测工作等系列举措,完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为丹顶鹤等珍稀野生动植物打造“幸福家园”。
坚持生态绿色发展,大自然也给予丰盈馈赠。延绵的黄海滩涂,浩瀚的蓝色海洋,蕴藏着极为丰富的“风光”资源。聚焦“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的盐城,正聚力打造世界风电装备产业集群、全国晶硅光伏产业集群,全力做好新能源产业发展“大文章”。
作为盐城五大新能源装备园区之一,阜宁围绕绿色增量做“加法”,形成了晶硅光伏、风电装备两条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中材、协鑫、阿特斯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纷纷落户。
风电叶片成排摆放
2007年12月入驻阜宁经济开发区的中材科技(阜宁)风电叶片有限公司,是全球可生产千套百米级叶片的三家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中材叶片阜宁基地与国内外知名整机商开展稳定合作,服务于国内主流央国企开发商,出口覆盖美国、泰国、墨西哥、土耳其、巴西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中材叶片今年已在巴西建造生产基地,未来将规划建设更多的国际工厂。
拍摄协鑫生产车间
在阜宁协鑫新能源科技产业园内,电池片、硅片、组件生产三家公司已形成了内部“小循环”,与盐城光伏产业集群“大循环”相互促进,以链补链。目前,协鑫光伏产品已出口至法国、德国、匈牙利、西班牙、保加利亚等国家和地区。集团正计划在中东地区建立硅料厂,在日本已建有销售中心。
行程中,记者和摄影们还到淮剧小镇,观看室内淮剧表演、参观淮剧博物馆,近距离“触摸”非遗魅力。
(记者/赵雅文(见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