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星工程机械零部件项目开工,创维汽车灵光超充技术发布,徐州综保区“保税+铁海联运”首班开行,恒久钢构拿下中国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建设大单……秋冬交替,运河畔的江苏徐州经开区大黄山街道,新项目、新技术、新外贸、新订单喜讯连连,昔日老工矿区,新产业发展热潮奔涌。
大黄山街道曾是大黄山煤矿所在地,作为国家“一五”计划期间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大黄山煤矿历经40多年的开采,累计为全国特别是苏南、上海等地贡献了近5000万吨煤炭资源,为华东地区乃至全国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连日来,记者走进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党报调研点——大黄山街道,穿越运河两岸,走进车间厂房,近距离感受老工矿区转型发展之变,剖析其中的抉择取舍。
灰到绿
灰蒙蒙的天、坑坑洼洼的地……这是很多人记忆中的大黄山矿。今天,波光粼粼的运河两岸,一片片浓郁绿意中,一栋栋现代工业厂房拔地而起,一条条城市道路如玉带蜿蜒。
京杭大运河像一条中轴线,将大黄山街道一分为二。通联两岸的是中国古代最长石桥之一——荆山桥。这座“上通京畿、下达江浙”的徐州城北古驿道第一站,见证着大黄山由灰到绿的变迁。
“美得就像画似的。”迎着初冬的朝阳,漫步在运河北岸的大黄山森林公园,水系阡陌,层林尽染,原大黄山夏庄村村民王素珍忍不住感慨道。
拆围透绿、见缝插绿、留白增绿、裸土覆绿……在大黄山街道,多处采石宕口、采煤塌陷地,已完成了从“生态伤疤”到“绿色盆景”的悄然蝶变。今年,大黄山辖区又有荆山桥遗址公园、不老河生态湿地公园、荆山景观修复等“一揽子”项目被纳入大运河文化带重点工程,一个崭新的运河景园“大盆景”呼之欲出。
大黄山“画风突变”,有一个重要的节点不得不提。2005年,关闭所有矿井的4年后,大黄山划归徐州经开区管辖,2013年8月,大黄山“撤镇设街”,以“街道”的全新角色再启新程。
从镇到街道,意味着大黄山的发展之路更加明晰:产业上,要成为国家级经开区的主阵地、主战场,一切围着项目转、盯着项目干;城市建设上,要融入主城区,更新、更新再更新。
破和立
“项目正在加快进行设备安装调试,争取年内实现投产(试产)。”11月13日,运河北岸的盛旭工程机械零部件项目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项目负责人余海龙说,项目全面投产后,可实现年产近7万套工程机械外壳零部件,40%以上产品出口到日本、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灯火通明的洁净车间里,一台台智能设备在快速运转;打包车间内,一片片薄如蝉翼的4英寸、6英寸钽酸锂、铌酸锂晶片被规整包装,随时装上货车发向全国各地。天通(徐州)科技产业基地内,美兴光电、凯巨科技、凯成科技3家工厂已先后投产,迈入产能爬坡迈坎的新阶段。
新项目、新企业是带动产业集聚,加快产城融合的先导和关键。
近年来,大黄山街道以壮士断腕的勇气破旧立新,一批小码头、小水泥、采石厂被关停,并通过“腾笼换凤”,先后迎来了徐州综合保税区这一“巨无霸”封关运营,徐州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园、天通新材料产业基地、金阳硅业异质结大尺寸硅片等“大块头”生根发芽,开沃新能源乘用车、中环领先半导体大硅片、徐工港口机械等“高个子”开花结果;创维汽车立足大黄山不断增资扩股,开沃汽车、维能动力电池PACK组件工厂毗邻而建,海外市场日益扩大,产销两旺。
金阳硅业、徐工港机、徐工环境、一沧锂离子电池、盛旭工程机械配件、耀坤液压……伴随着一个个省、市、区重大产业项目先后落地的同时,西朱运河大桥、高新路等12条主干道路以及近20条“便民路”“富民路”先后打通,今年,大黄山又有星灿路、夏荣路等8项城市道路畅通工程实现新突破,加快了大黄山融入主城区的步伐,也快速铺就了运河北产业发展的“快车道”。从西朱运河大桥向北眺望,万亩高端装备制造园里,干支相连、项目接驳、人便于行、货畅其流。
项目高质量“落子”,激活城市和产业“生长力”。近年来,大黄山街道已总计落子布局50亿元以上“1号工程”项目3个,实施重大产业项目138个(其中,省级重大产业项目11个、市级重大产业项目27个),仅2023年就实施重大产业项目34个,占全区“半壁江山”(其中,省级重大产业项目占全区57%)。在全市“343”创新产业集群和徐州经开区“2+3”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工程机械、新能源两大产业在大黄山枝繁叶茂,大黄山街道已然成为全市两大千亿级产业的“生力军”。
大运河之畔,散发着变革的光芒;昔日老工矿区,从不缺开拓的力量。
向未来,再出发。奋勇争先、拼搏实干的大黄山人,正接续书写着从“煤炭城市老矿区”到“工程机械之都核心区”、从“旧能源大基地”到“新能源策源地”的蝶变华章。